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7页(3 / 4)

“当时正是查账之始,都察院左右观望,御史们畏足不前,我这一支笔给了出去,就如城门立柱,颇有几个年轻的御史自请去了各地,其中也有两人有些建树。”

赵肃睿却还是不高兴,沈三废都没送过他笔呢:

“听你这意思,你要是多赏些笔,那江西的英郡王府就能让这些文官给推平了?”

沈时晴看着书,轻笑:“陛下说笑了,我在江西的布置又何止一个姚迁,江西富庶,若是突起兵祸,只怕一两年间朝中赋税都会少了不少,又是文风鼎盛书院密布之地,赵集渠既然想要造反,自然少不了拉拢江西士子出身的百官为他所用……保财、保粮、保人,我总要派人去将这三件事做了,姚迁在江西上奏,我每每应允,看着是宠信他,实则是将人都陆续换了。”

姚迁是一步明棋,其他人中自然有暗子。

借着“昭德帝”一贯暴虐随性的名声,她将安插人手之事做得堂皇又隐蔽。

赵肃睿想了想,说:“那赵集渠是要造反,你光派了些文人过去,就不怕赵集渠起兵的那一日把他们都细细剁成了臊子?”

“陛下放心。”

想起了明若水,沈时晴的神情又松快了两分,“之前的刑部主事明若水熟知军务,脑子也聪明,在行军布阵方面颇有些见解,我将他升作了江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兼领巡按御史,在你我换回来之前,我给他去了一道密旨,让他在江西稽查盗匪,必要之时可以调度地方兵勇。”

等有朝一日英郡王赵集渠真的造反了,以明若水的聪慧,他自然就知道该调度兵勇去对付谁,那道密旨也自有其他妙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