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帝后大婚的缘故,所以这几日各地官员只要品级足以进帝京的都在快马加班的赶来,唯恐误了时辰,招了新帝的不满。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这是一统天下的新王,其名威声赫赫,手段更是震慑人心,大家自是想尽办法搜罗珍宝打听这位王的喜好。
而这位王对于王后的喜爱已经是众所周知,又听说王后喜欢炼制丹药。有了门路的大臣权贵们便牟足了关系的寻求那万金一棵的的珍贵药草。
不过短短几日的功夫全国各地所有药店的稀有草药,甚至商贾家里私藏的人参何首乌等竟然都或被逼或被利诱诱惑囊袋内纷纷为空。
又因为百姓听说王后喜欢药材竟然开始纷纷效仿购买药材,就这样不说是稀有药材便是普通寻常药材,便是竟然全国都销售一空,落到了一个有价无市的地步。
让人不由纷纷感叹帝后的影响力。
又学者见此民众附风的景象心内思量的却更多,这样的情况在遗忘哪国君主大婚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别说是君主大婚了就是君主登基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附风追随情况。
这景象便是宗教信徒也远远不及的。
小夹子献宝一样将这些事情告诉宫内,夸赞王后乃是万众所归,必然是王后心底善良才引得这百姓购买药材的狂热浪潮。
初欢却是淡淡一笑没有丝毫惊讶的情绪:“天下一统,王以铁血霸道手段称霸。如今天下人都在害怕王,不知王具体的脾性又是如何。权贵官绅是为附庸王的风雅以不求出错,寻求心里慰藉,百姓见当地官绅如此,也是生怕新王日后会有苛政,惶惶不安。于是就纷纷效仿官绅也寻求那一丝慰藉罢了。”
要说让大部分百姓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效仿他们还真说不出来,但是他们却遵从本性趋利避害如此做了罢了。
新王喜欢王后,那他们便也喜欢希望,看在他们讨好王后的份上,请新王网开一面,不会问罪于他们。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心内固执怕新王要问罪于他们。
小夹子在旁边听的不住的点头。
如此看来,王后倒是成了天下人讨好王的靶子。
王上手段是与各国君王都不同的血腥残忍,但王上又没有什么在意的东西。所以这才更为让大家恐慌不已,不知道该怎样讨好这位新王而终日惶惶不安。
若是时间长了这些极致的恐慌必然会再次发酵。权贵们都是惜命的,但权谋中心都斗多了大臣们,脑补也是分外可怕的。往往上位者还没怎么着,但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足以让他们把自己定义为自己要被上位者杀死了。可谓脑补实在是病。
这样下去惶恐不安脑补是病的大臣们必然心思会起出一些不该起的心思来,影响朝政,甚至生出反叛来。
而王后的出现却能另这种恐慌压下去,反而出乎意料的甚至成为了大臣乃至天下人心中的一颗定心丸。
因为有人将王后就是原南野国大祭司的事情大肆宣扬了出去。而且更是把大祭司曾经救过的许多人,还有出神入化的医术也宣扬了出去。
一时之间朝臣惊骇,百姓惊骇。
这下南野国一直隐藏的事实也再也隐藏不下去了,并且全天下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原先辛辛苦苦要隐藏的事情如今倒是成了一个救命稻草,到最后不少人竟然是心有荣焉的模样。
能被王后大人亲自治疗过那是多么无上的荣宠啊。如今贵为王后大人,便是想要王后大人出手这全天下也没有几个人能够请动王后大人出手了吧。除非能够让他们的王同意,但谁又感求到冷血的王那去啊。
而且若是王看到王后曾经救治过他们说不定会对他们家宽厚一些对于自家老爷的仕途也要好上一些呢。
于是人们不再藏着掖着而是纷纷炫耀出声,恨不能现在立马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家被王后给救过。
人们就见诸多官员与官员家属甚至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当事人都站出来亲身证实大祭司确实是医术厉害。而人们也发现了当初的南野朝堂上竟然大半人都被当今的王后救治过。
人们不由本心内根据自己深处的期待赞叹王后真的是善良的人。
由于天下狂欢,人们皆陷于王后事迹的热情中。于是甚至当初大祭司的就是因为医术超绝才被招进宫中的事情都被人们热情的扒了出来。
医术厉害,又曾帮过百姓伸冤。
双手无处着落,想要抓住什么的百姓一下接收到这个信号就自觉将王后想象成了心中善良的形象,并且开始紧紧抓住不放,终于手里有了东西,心落到来哦实处有了依靠的感觉。
他们开始大肆宣扬帝王英明王后善良且宣扬越来越厉害,以至于所有人都相信了帝后英明善良的形象。
进京的官员们也信了,初始忐忑不安的惶恐情绪竟然也跟着得到了安抚,此时人人眉头紧接松开全然一副尽心为帝后大婚欣喜的欢乐情绪。
此时,,正在从江淮赶往帝京的江川一行人正入住进驿站内。
江淮通判必然是要在帝后大婚入帝京的,而江川要跟过来纯粹是看个热闹,钱松几人自是也跟了过来,路费自然是自费。
从赶路时听到人们对于未来的惶惶不安,惊恐于新王是否如传闻一样血腥残暴。到如今路上大家皆是一副喜笑颜颜,具都是一副期待未来的其乐融融景象。
江通判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不说是没有与王后接触过的人,便是他想到江淮王后的品性,他那对于未来惶惶不安的心都跟着落到了实处。
不说其他地域如何,他们江淮只要王后在便不会出什么事。他们江淮可是有着比其他地域与王后更‘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