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很震惊:“哪里传出来的这种说法?”他自觉在和南山书院的弟子们交往时把握住了度,有封洲的经验,还有自己这十五年来游历中与人相处的经验,他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翻车吧?
“没有人传。”静渊的声音听上去总是给人安静的感觉,“随口问一问罢了。”
叶嘉确实没听说有人传闲话,但他也不太相信静渊的“随口”一说,年轻人想了想,还是解释了遍自己和南山书院弟子们接触的原因。
静渊当然知道叶嘉是为了叶璨,他习惯性的关注叶嘉。为了姐姐的理由足够站得住脚,但静渊莫名的不认同,细想却也找不到原由。没有理由却也放不下,所谓的“随口一问”其实是盘桓在心里许久,忍不住才问出来的问题。
他听了叶嘉的解释姑且点了下头,自己都说不出自己是信还是不信。
静渊没有进一步的追问,叶嘉看了看他的表情,实在看不出什么,跳过这个话题转而说起其他的,平静的一餐饭之后,又是新的一天。门派大比一天天进行着,叶嘉与之前一样,在与南山书院弟子的闲聊中拟着给叶璨的嫁妆单,等门派大比落下帷幕,他心里的那张单子,也已经在多次的增删修改后差不多定下来了。
只是在和南山书院弟子说话的时候,叶嘉时不时的会想起静渊的问题,然后就会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什么越界的举动。
答案自然是没有。
门派大比结束,静渊先一步离开,叶嘉则留在南山书院等彭承年等人处理好一应事宜后,一起前往悬泉宫。
门派大比时间不短,这段时间里,彭承年也在做进入秘境的准备,外宗看见了他的动静,有意去悬泉宫历练的,不少都向彭承年发出了组队的邀请。
敢向彭承年发出邀请的,都是修为、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修士,人多力量大,队伍壮大了他们可以在悬泉宫中走到更深的地方,收获更多的东西。再者还没参加过凌云试的这群年轻弟子,彼此间耳闻多过目睹,如果有机会能在实战中见识到彼此真正的实力,到时候在凌云试上,也能知己知彼。
因此在最终出发的时候,叶嘉所在的队伍比刚开始时壮大了不少。
“各派师长也有意让我们一起行动。”甄松告诉叶嘉,“明月楼势大,仍在抵抗各门派施加的压力,”至于各门派是如何施压,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在施压,他们这些做弟子的就不清楚了,他们知道的是,“凌云试在即,宗门弟子必然都要到悬泉宫走一趟,与其单独进入,胆战心惊的防备明月楼,倒不如统一行动,让明月楼无从下手。”
他们这支队伍里的弟子修为均在三品以上,身上都带着师长给的杀手锏,各宗门各有专精,如今汇合在一个队伍里,就等同于没有短板,明月楼想下手不会容易。
叶嘉却觉得,队伍太大也算不上最稳妥的办法:“这就相当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三品修为,在他这个六品面前完全不够看,即使有杀手锏也不顶用,他甚至可以让对方根本没有使出杀手锏的机会。
叶嘉的话是对封洲说的,习惯了之后,玄奥的联系变得稳定而可控。
封洲在修剪盆景,闻言问他:“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叶嘉毫无负担的说着不可能实现的设想:“凌云试推后,等解决了明月楼再让弟子们离开宗门。”
封洲听了笑:“你觉得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因为明月楼更改自古以来的惯例,从某种程度上说,等同于向明月楼低头——明月楼造成的危险,已经大到让修真界不得不做出改变了。
勾结魔族是不容姑息的重罪,但就目前看来,还远远不至于让修真界如百年前那样,停下一切其他事务,一致迎战。
再者,无论是悬泉宫还是凌云试,都是为了让弟子们锻炼、成长。弟子们成长了,修真界才能欣欣向荣。
每次出入悬泉宫,均会有伤亡,因为明月楼就要为弟子们规避全部的风险,是本末倒置。
叶嘉虽然觉得队伍里人多了,风险反而更大,却也没有太过纠结担心,他问封洲:“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我带回来给你。”
和沉睡时的气势凌冽不同,醒来后的封洲非常温和,温和到无欲无求。通过两人间特殊的联系交流时,封洲不像在静渊王砚秋面前时那么空洞,但的确也是……索然无味的。
就连叶嘉也觉得,这个封洲,和他记忆中的并不一样。
但和静渊、王砚秋的复杂感觉不同,叶嘉很容易的接受了这样的封洲,不打算去改变他,甚至觉得这样的封洲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