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让那个臭小子说中了!
那么,朕也得按照那个臭小子预测的那样,必须到郑家奔丧吊唁吗?
朕,好不甘心啊!
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思想,李二召来了房玄龄和杜如晦,把探听来的消息大略一说,皮笑肉不笑地问道:“二位爱卿,你们谁陪朕走这一趟啊?”
“臣无能!”
两个人又习惯性地认错,习惯性地打太极。
“你们是够无能的,但也不用每一次都用这句话敷衍朕吧?”
“呃……臣有罪!”
“你大爷……”
李二被这两个家伙气得,差一点口吐芬芳。
考虑到皇帝不能骂人,又硬生生地收了回去:“你们掌管三省,通晓经史礼仪,你们以为,朕该以何种礼节、什么规格去吊唁呢?”
房玄龄不愧是排名第一的官员,对级别和礼仪这一套门清:“尚书不过是正三品的官员,上面还有二品一品,乃至超品的爵位。陛下若是想恩恤,加一级虚衔也就是了。”
杜如晦补充道:“另外,还可以赐予美谥,诸如‘文’、‘成’之类,以示皇恩浩荡。”
“你们啊,小了,格局小了。”
想起梅赢说的“面子功夫做足了,实际好处一点都不给”,李二愈发觉得这两个左膀右臂不是很给力。
赐一级虚衔,他的儿子就要享受相关的待遇;赐予好听的谥号,就代表着朝廷对郑善果的所作所为盖棺定论。
这些,都会给将来对世家的清洗带来阻碍,不是最好的选择。
那就,只说好听话,什么实际好处都不给?
“令,门下省出一道敕书,通知郑家,朕将亲自前往吊唁郑善果,并慰问家属。”
“慰问家属是何意?”
杜如晦负责中书省,得问清楚这个新词所代表的含义。
“没什么,就是慰问,你只需要这样写就行。”
…………
郑家。
听说李二要来,个个如临大敌。
俗话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李二突然要来祭奠死者,实在是让人受宠若惊。
不,只有惊,还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担心。
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