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隆考虑的还是军事层面的东西,在物质和经济方面稍有欠缺。
在他看来,当秦州切断了与川陕的联系,再同时被金人经济封锁的时候,也只是让大家生活上比较艰难罢了,肯定饿不死人,是以并没有在这方面过多的考虑。
他没有考虑经济方面的困难,李申之却考虑到了。
李申之说道:“在下为邵知州准备了两样礼物,还望邵知州收好,用好。”
邵隆没有客套,问道:“是何物?当如何使用?”
李申之拿出他自制的压缩军粮,取出拇指大一块放入碗中,倒入温水调匀,说道:“这是第一份礼物,邵知州尝尝便知道了。”
邵隆没有多疑,端起碗来一口喝下,砸吧了下嘴巴,细细品味着。
片刻之后,邵隆眉头一挑,惊喜道:“这是何物?怎地如此神奇!”
邵隆常年野战,在粮草不济的时候,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吃过。对他来说,军粮并不需要什么口感和味道,只需要能满足人体的基本需求就行。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盐,要抗饿。
而李申之刚才冲出来的这碗糊糊,完美地满足了他对野战干粮的需求。
干粮里面添加了适量的盐,足够士兵们的身体需求,喝下去也很抗饿,只是拇指大这么一点,就让他有了很满足的饱腹感。
体积小便于携带,能量大,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野战干粮。
要是能背上这么一包干粮出去,他敢在敌后浪上一个月。
除此之外,这干粮味道还很不错,丝毫不输当年解州城里的八宝擂茶。
“此去秦州有千里之遥,带着这些干粮,邵知州便能全力赶路,打秦州一个措手不及。这干粮我带的也不多,便全都留给邵知州了。”李申之说道。
邵隆也不矫情,一抱拳道:“多谢李公子。”
李申之点了点头,说道:“这第二件礼物,便是我带来的‘鬼见愁’。”
有张俊的“没奈何”在前,李申之的“鬼见愁”很快也变得广为人知,是以邵隆知道“鬼见愁”便是黄金。
邵隆说道:“公子去应天府上任,那荒芜之地需要重建,正是用钱之际。我去的秦州是苦寒之地,有金子也花不出去,公子这份礼物邵某不能收。”
李申之说道:“应天府虽然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但是好歹距离临安不远。想要挣钱,我有的是办法,不缺这几千两金子。反倒是邵知州去了秦州,四处无援,更需要金子来铺路。”
邵隆还要说话,被李申之抬手制止:“邵知州且听我说完。虽然国朝无法给你明面上的支援,金人也会对你封锁经济,但是可以向西夏人,吐蕃人,西辽人购买物资。西夏与吐蕃人对大宋的态度若即若离,那西辽却是对金人恨之入骨。若是邵知州能联络到西辽,想必他们对你的抗金大业会鼎力支持。”
邵隆虽然对李申之的建议不以为意,却也没有驳了他的好意,算是把这两个礼物全都收了下来。
就算是他不与西夏、吐蕃、西辽沟通,那么有金子拿在手里,总归能应个急。这世界上,还有谁嫌弃自己钱多不成。
然而邵隆还有更深一层的忧虑,那就是应天府的安全问题。
邵隆接下来固守秦州,他有十足的把握能保住秦州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