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秦州城内的人不死绝了,金人休想拿下秦州。根据邵隆的判断,金人不可能花费那么大的代价去攻打秦州,太得不偿失了。
现在的金人已经过了最初的疯狂扩张阶段,没有了最初吃苦耐来的决心。现在的金人每打一仗,都要算一算成本。有的仗虽然打赢了,结果却是个亏本买卖,这样的仗金人是不会打的。
秦州并不是什么风水宝地。
尤其是宋人和金人的眼中都没有西域,都对河西走廊没有兴趣的时候,秦州就是一块鸡肋。
然而秦州毕竟是依据和约割让给金人的城池,现在被宋人占着不给,如果就这么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个既定事实,那么金人的面子就掉地上了。
单说面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国的国际声誉会大大受损。
虽然秦州的交割只是宋金两国之间的事,但是局势的发展却被周边无数国家看在眼里。
宋人就这么赖着金人的城池不给,金人竟然毫无办法,就这么捏着鼻子认了,说不定会有别的周边小国觉得自己也可以这样。
不安分的小国越来越多,大大不利于金国周边的稳定。
所以说,哪怕是宋人对秦州不管不顾,邵隆只是以一个“编外人员”的身份控制秦州,这也是金人所不能容忍的。
于是乎,在秦州固守不失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金人的进攻方向。
既然打不下秦州,金人就会再挑一处宋军薄弱的地方攻打,通过换家战术逼迫宋人认怂。
这个办法金人屡试不爽,每次宋人都会乖乖就范。
尤其是赵构,只要金人的部队一开拨,赵构就开始拼命的派人谈判,并且给出的筹码一次比一次多。
再稍微一分析,金人的进攻方向便水落石出:应天府。
也就是说,当邵隆占住秦州之后,金人会先攻打秦州。如果打不下秦州,那就会去攻击应天府,通过侵略软柿子应天府来给南宋朝廷施压。
这就是邵隆的疑虑。
将自己的疑虑讲述了一遍,邵隆问道:“你们打算如何应对?”
应天府不比秦州,那里基本上无险可守。
商丘与徐州地区虽然也是多山地带,但是那里的山跟秦州比起来,就跟个小土丘似的,不可同日而语。根本没有什么险峻的关口可以一夫当关。
至少在邵隆看来,想要守住应天府,除了血战之外,并没有什么通过取巧可以取胜的地方。
殊不知在邵隆眼中很困难的事,在李申之这里却压根不成为问题。
如果连金人的小小反扑都抵挡不住的话,也枉费自己半年来的诸多布局。
李申之淡淡一笑,说道:“金人胆敢来,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邵知州打算何时出发?”李申之问道。
“事不宜迟,今晚便出发。”邵隆说罢,又嘱托了一句:“你们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