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胜诉才是正义> 第261章 游行 又是游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1章 游行 又是游行(3 / 3)

ACLU的义务观察员团队更是庞大,干脆把镇上剩下的旅馆都订满了……

这让爱德华不由得感慨,热心人真多啊,为了公益事业和宪法的权威不惜自己掏钱买机票住宿也要来监督政府是否敢用暴政来威胁爱国民众。

爱德华和露丝伯格作为法律顾问,自然要跟着队伍,以防止出现各种意外情况。

早晨十点,四百多号人在停车场集合。

治安官早就把游行的路线图和行程表贴遍了镇上的大街小巷,这让远道而来的记者倍感方便。

他们早早就在停车场附近占好了位置,等着抢新闻。

随着时间的越来越近,游行者纷纷入场。

记者们立刻兴奋起来,观察员也惊讶的发现,这些人竟然统一着装——红色的丝绸睡衣。

统一制服这种事情,在向来自诩自由世界的米国,根本就是异数,除了童子军外,几乎没有人会和别人穿一摸一样的服装,这不符合自由奔放的人民性格。

可清一色的红色丝绸睡衣,别说,看起来还真挺有感觉的……

小风吹来,袍角翻飞,仙气飘飘。

史蒂夫和李走在第一排中间,左右分别是休·海夫纳和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特立独行没穿睡衣,但也不算光着,他直接在身上彩绘,图案是他以往最出名的艺术作品,看着猫王、梦露、马龙·白兰度乃至JFK的头像用各种荒谬的色彩搭配出现在他平平无奇的躯干上,并且随着肌肉与脂肪的运动而演变出各种奇形怪状的表情。

爱德华心里直翘大拇指……尼玛,艺术家就是会玩,不得不服,这缺德主意你杀了我都想不出来……尤其是他屁股上的梦露……

爱德华看到休·海夫纳的眼角在抽筋,估计他是想起给自己预备的那块坟地来了……

史蒂夫一声令下,队伍开始出发。

先是穿着睡衣一路走到镇政府门口,沿途民众不停喝彩,记者们的照相机和摄像机也对着猛拍。

显然彩绘画板-安迪谋杀了最多的胶卷,这让海夫纳有点不爽。

但他也懒得发作,因为偷眼观察了小安迪之后,他觉得和这种loser较劲实在是胜之不武,一会儿,他会让全美人民知道,休·海夫纳才是真男人!咳咳,尤其要让伊迪·带特克维奇知道!海夫纳甚至已经幻想伊迪带上兔耳是一副多么美妙的景象了!

ACLU的观察员们,人手一个笔记本正写写画画,但爱德华能看出来这些家伙的表情无非是失望与期待,几乎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望远镜和照相机……

在镇政府门口稍作停留后,大军浩浩荡荡向科德角海滩公园的大门行进而去。

劳伦斯·哈立德院长缩在办公室里不敢出来,他要是出现了,事情会更加麻烦,不如避其疯芒,日后徐徐图之。

今天公园大门倒是一派祥和,警察是不少,但沙滩车,骑警乃至直升机都没了,警察们带着莫名其妙期待的眼神看着游行队伍。

“脱!”

史蒂夫一声令下,一把扯掉身上的红色丝绸睡衣,往路边一抛。

众人纷纷学他的样子。

路边飘满了红色睡衣,个别年轻女性还把睡衣往那些警察头上甩过去,这显然是袭警了!

但后者却没有勃然大怒,反而是抓住衣服放鼻子下面猛嗅,姑娘也开心得直抛媚眼。

警民一家亲,场面温馨而和谐且充满着爱。

人人都兴高采烈,只有……海夫纳。

他很不开心因为又被抢了风头!

肖恩等几个老先生和老太太,都穿着肉色的泳装,上面画着各自的升值器,形态狰狞,尺寸巨大,突显了米国人向来喜欢吹牛夸海口的民族特性……

记者的照相机自然对准了他们。

这让海夫纳非常难过,觉得这群家伙根本就没眼力。

就这样,大家光着在公园里转了一圈,警察一旁护送,人人兴高采烈。

爱德华觉得情况不对,人越走越少,不但是游行者,就是警察也是,而且消失的都是年轻姑娘也有几个小伙子……

但这显然也不是大问题。

最终人群回到停车场,史蒂夫宣布游行到此结束。

警察一拥而上,开始挨个儿开罚单……

休海夫纳一挥手:“今天真痛快,罚单都给我,我来开支票……”

有带队的警官表示异议,“嘿,这儿是警察开罚单,可不是酒吧请客,不是你甩派头的时候!”

海夫纳一瞪眼:“废话,你让这群全身光溜溜的家伙怎么付钱??”

警官也很不客气的瞪回去:“难倒你能带着支票?”说着还不怀好意的上下打量着海夫纳。

这让后者的心情大好。

搓了个响指,旁边走出个兔女郎,手里拎着个公文包,打开后,支票本签字笔一应俱全。

在警察的目瞪口呆下,海夫纳洋洋得意的签出支票递给对方。

迎接他的是山呼海啸的欢呼!

游行到此结束。

随即,爱德华对于弗里德曼法官的裁决继续向负责管辖华盛顿特区的第一巡回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上诉法庭受理后,不就便做出了裁决。

结果完全在他和露丝伯格的预料之内。

响应之前的裁决,但是调门有所降低。

判决书写到:“就本案而论,我们或许可以假设,上诉人在公共场合继续进行娱乐活动的利益应该受到某种程度的具体的宪法保护……”

“……然而,以此假设来说,我们认为之前法庭提供的证据足以支持其判决结论,即(政府的)行动是有充分理由的。”

依然是合稀泥。

但相应的是,科德角海滩公园的执法者数量明显减少,并且执法力度也在下降,警察仅在固定时间按照固定的路线巡逻,对于视线范围以外的事情完全视而不见(视线范围指以警察本人为圆心的,30码为半径所构成的圆圈,显然这批警察普遍都是近视眼……)

于此同时,露丝伯格也没闲着,她发动自己在华盛顿的人脉后得知,最高法院目前确实倾向于保守主义,至少短期内是如此。

经过充分的研究沟通后,史蒂夫和李决定不再去最高法上诉,反正现在果体的权利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官司继续打反而不利。

并且露丝伯格也说服了ACLU方面,既然弗里德曼法官的判决已经明确,宪法保护果体。

这是历史性的一步。

在眼下保守派当道的情况下,乘胜追击的胜率并不大,那么不如暂时偃旗息鼓,等时机合适后继续打官司。

眼下的科德角海滩公园的情况,可以用一个流传在20世纪20年代纽约的故事来概括:

一个英国记者问一个纽约人,他对“禁酒令”有何感想。

这位米国人的回答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态度“这比起根本没有酒来,要好不知道多少倍呢!”

全文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