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听她这么说,也想起来家中姊妹的才华,明明个个儿都是好的,可却因只是女子这样的才华外人便无从得知。
他也不傻,要的就是一个点醒他的人,随后便擦了眼泪,对有些被吓到的黛玉说:“是我说的不对了,林妹妹这般才华合该让别人也知道的。”
看他的模样黛玉也只能说一句无碍,旁的也不想多说。
因为贾宝玉闹了一次,这个本该是高兴的场合也变得有些沉默,贾母见了也就说引出了话题。
“宝钗去小选可做足准备了?”
“都准备好了,该打点的也打点好了,来去的马车等等也早吩咐好,到时候老太太只等着我的消息,说不定还能见到元春姐姐。”薛宝钗这么说着。
她要参加小选,到最后的时候也是有各个嫔妃身边的人来选人,元春已经是女官了,说不得还真的能再见一面。
“能见到便好,到时候你也带一句话给她,家里人想她想的紧,也让她在宫里好好儿的。”
贾母也想元春,毕竟是从小带着身边的,如今只能一个月有一次消息,让她也牵挂。
薛宝钗笑着应下,随后又说了别的,若不是贾宝玉还在擦眼泪,刚才的事就跟没发生似的。
说的差不多,又吃了饭便各自散了去,没两日薛宝钗便早早的收拾去参选去了。
出门之后坐的马车,不过却要在靠近皇宫的时候下马车步行,这是规矩,还未进宫里便已经觉得规矩森严。
薛宝钗下了马车还未走两步便看见了一个和尚,此时已经是三月,天气渐暖也无需遮盖光头,一眼就叫人看见了他是个赖头。
他似乎也是在皇宫周围走动,来到薛宝钗面前也像是无意的。
见他走到面前,薛宝钗便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赖头和尚也回了一个礼,随后看看她又看了看巍峨的红墙,说道:“一入宫门深似海,做个普通人也是好。”
说完他便走了,薛宝钗听见他说这些话觉得其中有深意,可是又不知道这是说的她,还是他随意说的一句话。
不过她随后在管事的说话声中将这件事抛之脑后,现在重要的是能否入选。
在薛宝钗去参选的时候,黛玉和英莲依旧在做题,对于即将到来的考试也不是十分的紧张,只是对玄烨说的选伴读条件还是有些疑惑。
“这次选伴读是只看学识能力?”
黛玉觉得这样似乎是与以往的不同,可是又想不出来是哪里不同。
“对,只看学识能力,不论男女只要考好了,便是皇上定下来的伴读,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再也不会有变动。”玄烨很平静的说道,纵使这是他扛着朝臣的压力定下来的,此刻说的却十分轻松。
不管是哪朝哪代,选伴读家世和学识一样重要,这次却与以往不一样,采用的更像是科举一样,蒙上名字只看答的如何。
“这是你们的机会,旁的我就不说了。”玄烨只说了几句,不过这几句已经十分重要了。
黛玉和英莲知道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在和贾敏封氏一起消化的时候,薛宝钗也带着选上的消息回来了,连着带回来的还有好些宫里赏的绢花。
“这选上也是进去吃苦,何必呢。”贾敏无奈的说着,这个消息也不算是多大的喜事,因此只是通知了各个地方,也没有说要凑一起为她庆贺。
主要是贾母觉得这不是一件十分大的喜事,先前已经有了元春这个在,薛宝钗也不是嫡亲的孙女,她便让人送了些东西带了几句庆贺的话也就罢了。
【选上了啊,宫里还赏了绢花耶。】
【绢花……】
黛玉察觉到这些异乡人的不自然,只是也不好问,便没问。在她看来只是一些寻常的绢花罢了,又没有什么新奇的玩意儿,不值得放在心上。
听说赖大家的拿了东西过来,贾敏便叫人将她请了进来。
“这是薛姑娘叫我带来的,说是让林姑娘和甄姑娘选两枝儿,再将别的送给其他姑娘选。”
黛玉想这就是方才说的绢花吧,虽然也没什么兴趣还是打开来看了看,颜色倒是鲜艳,也不是薛宝钗平日里喜欢戴的。
“这绢花做的好,宫里的手艺倒比外面的好些。”
【咦,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
【唉,好可惜。】
【是不错,还是给林妹妹先挑。】
异乡人看多了黛玉和顺的性子,也想看一看她怼人恶样子,没看到倒是有些可惜,随后便开始想为什么薛宝钗态度变的这么快。
按理说她和林妹妹也不太亲近呀,宫里的绢花怎么让她先选呢。
然后又想到,两个院子离的近,兴许是这个原因吧,反正她们猜不透的也就不想猜了,只看着林妹妹别了一支红梅在头发上。
黛玉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这又是薛宝钗叫她选的,自然是挑了两个喜欢的。
选完之后赖大家的也就出去了,黛玉这两天倒一直换着戴这两支绢花。眼睛没出问题,又观察细致的玄烨自然看出来不同,还没等异乡人提醒,便自己有了动作。
【皇上越来越主动了,我们的活儿都少了。】
【看到如此主动的皇上,我们觉得心里甚是安慰啊,遥想当初……】
“别遥想了,朕要的东西快拿出来。”玄烨之前便向他们要了东西,今天给黛玉准备这些东西是他主动的,不过看见他们说,他有些恼怒。
【给给给!果然还是没变!】
【呸!果然无事献殷勤!】
异乡人也被他的话弄的恼怒,将东西给了他之后还是舍不得离开,他们不能给林妹妹更好看的首饰,看着玄烨拿过去便当是他们给的了。
黛玉随后便收到了一盒子的绢花也,颜色好看样子新鲜,用的材料也是上乘的。
她高兴的每天都选一支戴着,直到选伴读的考试开始,她依旧带了一支红色的戴在头上。
那天黛玉和英莲早早便起来了,收拾好之后便去找了三春,一起去的专门规划出来的地方。
一路山黛玉和英莲坐在一个马车上,也不知道三春有多紧张。
下马车前自然是戴上了帷帽,下了马车之后王嬷嬷便对她们说道:“姑娘尽管去考,到了时间出来便是,我便在这外面等着你们。”
黛玉和英莲说好,随后便携手跟着三春进去了。
进去之后男女被带到了两边,因为姑娘比公子少许多,占得地方便少很多。
一路上引路的管事便说着规矩,“开考之后只管答题,一旁的纸张写完了可以再要,但是开始时候便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离开便算作答题结束。”
“答题之后将写了答案的纸张放在一边,要走了就叫在旁边的管事,确认无误交了答案便能走。”
她这么说着,跟在后面的人都乖乖的听着,没有一人说什么话。
选伴读倒不像科举一样严厉,也因为这些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女,所以搜身什么的倒是没有,只是派了许多人守着他们,还有人走动着巡视,即使有什么小动作也会被看的一清二楚。
到了地方,这是一间大屋子,中间摆放着数十张桌椅,“随意挑个位置坐下便是,也不拘你们坐在哪儿,只是不许生事。”
黛玉和英莲挑了一个相邻的位置,三春也选了离她们近一些的位置。
这便是人在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会做出的选择,会下意识的靠近更加亲近的人。
都坐下之后,所有人将帷帽取下放在了一旁,上头做了一个年迈的嬷嬷,听见敲响的钟声,她说道:“发下去。”
写着问题的纸张便发到了诸人手上,连带的还有几张空白的纸。
黛玉拿到纸先通篇看了一下问题,有几道是玄烨曾经出过的,大部分是没见过又觉得熟悉的。
除了前面一半的基础题,后面还有一般是她也没怎么见过的,不过看问题答案应该是十分灵活的。
看完了题,前面能答成什么样黛玉也心里有了谱,后面的问题着实有些奇怪,她也不知道自己能答成什么样。
最终还是拿出了笔开始写下她心里的答案。
这些问题有四书五经中的内容,也有各种杂书的内容,不过也都在寻常女子看的书之内,有点儿难度的就是后面作诗。
以花为题,其它不拘,黛玉顿时都倒有些不知道如何下笔。
哪怕她爱诗书却少有以花做诗,也少有正经的做诗。
这一题对她而言有些难度,却也不是十分的有难度,只是她不愿写下以前的诗,便抬眼看了院子里的桃花。
桃花入诗也可,只是她想写别的,便用笔低着下巴开始想。
从春日最常见的桃李,到冬日绽放的红梅,她似乎已经看见了无数花从盛开到败落,一瞬间似乎抓住了一段文字。
作者有话要说:康熙:我要用交换掩饰自己的心思。
观众:只会占便宜!
接下来可能会修一修文,各位小伙伴看到男主年龄前后不一样请不要惊慌!要把男主修年轻一点,以年份定他的年龄(反正已经架空了,又发生了神奇的事,就再神奇一点吧)
谢谢投雷的【星星】【荼蘼】小可爱!!!
谢谢收藏的小可爱!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星星、荼蘼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