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恐怖灵异>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266、那一道眼神是不是看错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6、那一道眼神是不是看错了?(3 / 3)

农庄管事刚要下令,却见岑缨缨已经办得妥妥当当的,只觉这个人真是机灵无比,不愧是商人出身。他温和地招呼岑缨缨:“你猜得对,是有大量的援军到了。陛下从关中派遣了五千大军支援白絮将军。”

岑缨缨一怔,据她所知这平阳郡的战局已经稳定了,卫瓘已经撤退,为什么还要派遣五千大军?她想了想,道:“只要要开始准备扩建农庄了。”

那农庄管事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指示,怔了一怔,苦苦思索,不得要领。

平阳郡,白絮接到五千中央军援军就要赶到的消息,微微一怔,胡问静为什么要派这么多人手给她?她想了一想才懂了,下令道:“通知中央军且驻扎在河东郡。”

胡问静一出潼关,立刻将三万余中央军尽数派遣了出去,五千人去了白絮处,五千人派遣取了荆州周渝处,五千人去了中牟苏雯雯处,剩下的一万五千余人跟随她入了洛阳,修整数日之后就要直奔邺城。

……

十二月二十九日,胡问静终于回到了洛阳。

荀勖苦笑道:“陛下的安排有些……”

胡问静道:“菜鸟?”

荀勖没敢接话,只能继续苦笑。胡问静将三万余中央军尽数打散的理由很容易猜,三万余中央军在关中没吃没喝老实地像绵羊,到了粮食充裕的司州之后会不会心生反意?必须立刻将他们分解到各处,人数少了,这造反的心思有没有少不好说,但各地镇压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区区五千人在单一的县城的集体农庄面前依然是一股洪流,但是在一个郡的集体农庄的士卒面前很容易就成了大海中的一滴水。荀勖很是赞同胡问静立即处理这些中央军,但是这处理手法实在是太过粗糙了,撒沙子一样的撒下去有何意义?好歹考虑一下重心,将大军集中在邺城啊。

胡问静摇头:“朕胆子小,没敢带着三万大军穿过洛阳去魏郡邺城。”三万大军虽然只会驻扎在洛阳城外,但若是忽然反叛,这乐子真是大了。

荀勖听着胡问静毫不犹豫地自称“朕”,心中定了几分,胡问静有称帝之心,也不想遮遮掩掩说是被人逼着当了皇帝,这真是好结果。

胡问静继续道:“朕也不怕那些中央军的都尉看破朕的提防,朕就是要他们知道朕在提防他们。”

荀勖点头,白痴才会喜欢“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拍着胸脯假装豪迈,将一支势穷而降的军队当做了可靠的大军,毫无提防。

胡问静继续道:“朕已经将中央军的都尉的兵权尽数夺了,他们可以在洛阳当个富贵闲人到老,但是朕还是觉得不够,必须将军中掌控五百人以上的将领尽数替换了,朕手中原本就有中央军,将他们互换就可以了,指挥系统都不会混乱。”

“吃相是难看了些,但是朕早就有告诉这些中央军将领未来是如何的,他们倒也不会惊慌。朕心中安稳了,他们的脑袋也就安稳了。”

荀勖微笑点头,听出了胡问静的言下之意,胡问静可以对一群不得不投靠她的中央军的将领保持高度警惕,可以对与她合作的贾充毫不信任,凭什么信任他荀勖?但这点几乎在荀勖的意料之中,他同样毫不惊慌,胡问静的怀疑很合理很正常,若是一点点都不怀疑,“怀着赤子之心”,那么荀勖反倒要担心胡问静能够活多久了。

胡问静扯住围着她打转的小问竹,抱到了怀里:“咦,你又胖了!”小问竹抱住胡问静:“姐姐才胖了!”

荀勖微笑,一点不在意君臣议事的时候跑出一个小孩子捣乱,最近他有事没事经常跑去小问竹面前露个脸,混个脸熟,将来搞不好可以抱小问竹的大腿。

胡问静继续道:“朕在过年之后就御驾亲征邺城,把这个消息放出去,朕倒要看看胡人和司马越怎么想。”

荀勖点头微笑:“想必司马越肯定要吓死了,要么抓紧时间杀了琅琊王氏,要么与胡人争夺地盘。”

胡问静捏着小问竹的脸,道:“谁知道呢。”

荀勖出了大殿,立刻遇到了其余官员,一群官员有一大串的问题,扯着荀勖就去了吏部衙门。

一个官员问道:“这登基大典何时举行?”严格来说胡问静已经称帝一两个月了,结果国号,帝号,登基大典统统没有,这也叫皇帝?以前是胡问静在关中,被“龙袍加身”,怪不得胡问静措手不及毫无应对,但既然回到了洛阳,这些事宜就一个不能拉下。

荀勖正色道:“陛下刚回洛阳,诸多事宜千头万绪,哪有空理会世俗的礼节?”那官员怒视荀勖,也就是说你没问咯?废物!

另一个官员推开那官员,急切地问荀勖:“朝廷百官官职如何安排?”洛阳朝廷已经是个千仓百孔的草头班子了,胡问静的朝廷更是草头班子中的草头班子,无数重要部门的官职尽数空缺,没有尚书什么的也就算了,六部还是能够运作的,但是白絮等人的官职必须明确,现在不论是朝廷、地方官员或者军中士卒都是含含糊糊地叫着“将军”,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毕竟论正经的官职,胡问静的手下尽数都是小官吏,封顶就是县令而已。这种模糊的称呼不仅仅对朝廷的运转会造成混乱,对军中也会造成麻烦,更重要的是在百姓的眼中胡问静的朝廷大军就相当于山贼,没有官职,没有规矩,一切都是大当家二当家说了算。这种乱七八糟的局面怎么聚拢人心?

荀勖正色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有集体农庄在,何愁人心不稳?”那官员听着“何愁人心不稳”六个字,只觉荀勖真是奸臣到了没边了,这是完全不考虑一个国家的名誉啊。

冯紞挤过来厉声问道:“邺城被屠,三四十万百姓被胡人吃了,陛下何时出兵?”

荀勖认真地道:“陛下痛哭流涕,捶胸顿足,‘胡人非人也!’‘我邺城百姓何辜?’与长公主相拥而泣,哭晕数次,必杀胡人以报血仇。”

冯紞用力点头:“陛下真是良善之君也。”

周围无数官员看着荀勖和冯紞,这么垃圾的演技是警告他们不要多问多说了?急忙用力点头:“陛下真是良善之君也!”

众人散去,荀勖和冯紞回了荀府,进了书房,合上了门,这才认真谈话。

冯紞低声问道:“陛下如何反应?”邺城的惨案发生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回凉探知消息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五日,消息太过震惊,天气也给面子,这几日没什么风雪,阳光普照,信鸽竟然意外的可以飞行了,这才将消息光速传了出来,但即使如此,消息传到洛阳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七日,洛阳再快马传递消息给行军中的胡问静,胡问静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二十八日,与现在仅仅隔了一夜而已,胡问静对邺城事件应该还在震惊之中,很能够从胡问静的神情言语之中看出胡问静的性格以及对百姓对胡人的态度。

荀勖慢慢地道:“陛下神情平静,一点点都没有提到邺城百姓。”

冯紞皱眉:“真是最糟糕的态度。”

荀勖叹气:“是啊,糟糕极了。”

胡人屠杀且吃了三四十万汉人,普通人就该有震惊、愤怒、恐惧、仇恨、报复、不敢置信等等复杂无比的情绪,纵然像荀勖冯紞等等官场老油条在第一次见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依然惊得待了,纵然是此刻提起邺城也会有恐惧之感,但胡问静平平静静的,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要么就是胡问静完全没有把邺城的百姓被吃当回事,换成她自己也是会吃人的。要么就是胡问静对荀勖防备无比,根本不在荀勖面前暴露真实情感。

不论是哪一条都让荀勖和冯紞感到惶恐。

荀勖又想了想,道:“好像……”冯紞问道:“好像什么?”

荀勖皱眉道:“……好像陛下有种终于来了的鄙夷和不屑以及可笑?”他在胡问静提到邺城的时候察觉到了胡问静眼神中一丝异样,但是这一抹异样一闪而过,他不敢确定是不是看对了。

冯紞怔怔地看着荀勖:“鄙夷和不屑我理解,可笑是什么意思?”

荀勖摇头,就是不知道,所以才会用“好像”,怀疑是不是他多心看错了。

冯紞怒了:“我宁可陛下毫无表情!”这该死的“可笑”越想越是毛骨悚然。

荀勖没有看错,胡问静真的觉得可笑极了,她做了这么多事情,八王之乱都忽悠没了,可这胡人吃人的事情竟然一丝都没能改变,她的努力和奋斗在老天爷的眼中,在她自己的眼中,岂不是可笑极了。

作者有话要说:PS:注殷浩是东晋历史人物,此处年龄、住址修改到冀州。王濛请人出山,悲呼“如苍生何”也是历史事件。

.20:18修改错字。感谢读者“与日落”捉虫。

感谢在2021091917:53:26~2021092018:01: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冰红猹、infer、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fs30瓶;25535258、小草君、小麻雀10瓶;纸薛宰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