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依靠陆地运输,建安郡的很多货物都很难运输出去贩卖,要发展,必须要互通有无,将建安郡的货物卖到其他地方去,再从其他地方买入建安郡所需的货物!海运是最快的!”
刘琮说道,建安郡南北西边都是山地,要出去不容易,最佳路线还是海运。
“公子想法很大胆,然而海上受制于天时,一个大浪过来,可能就船毁人亡,货物也全部损失了!”
袁涣提出自己的忧虑。
“曜卿言之有理,但是琮以为,天时也是有规律的,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
这些都是内陆百姓总结出的一些天时规律,但是琮以为可以更加详尽的统计,通过一年或者十年亦或者数十年的统计来培养一些能预估出未来天气的人才!同时发展沿海的县区,一旦有大风就立马驶入沿海的县区躲避!”
袁涣听了之后明白了,这位主是着眼于未来了,并非只是为了平定了山越,而是要在平定山越的同时为建安郡找出一条发展的道路。
“二公子,襄阳有不少言论都不利于二公子,说二公子大兴修路,劳民伤财,乃秦始皇暴君之举!”
“曜卿,不必拘泥于他们这些腐儒的意见!若当年始皇的武关道能修完,何至于后来的百越问题!”
武关道,从长安出,抵达武关,宛城,襄阳,一直抵达到南海郡番禺的规划道路,但实际上只修到了襄阳。
汉朝近四百年里,襄阳以南的区域叛乱不断,江夏,武陵,桂阳,长沙,零陵,南郡,南海郡,苍梧郡等地皆是叛乱不断。
主要原因还是朝廷对于这些地方的统治力太差,其中原因便是出兵速度太慢,往往导致叛乱时间短则数月,多则数年。
唯一一次最快的叛乱平定还是朱儁平定交州叛乱,这还是因为朱儁的自身能力,但是刘琮不能一直寄望会出现如同朱儁一般实力的人物。汉朝能达到朱儁成就都不多。
交通不仅仅有利于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国防,兵贵神速,如果交通好,军队能迅速抵达叛乱地。
“主公,已经选定地点,开始安营扎寨!”
典韦过来汇报,刘琮与陈珪,袁涣,邓芝等也下马行走。
“在此地驻扎两日,设邮驿,恶来你负责安排,刘威,邓芝等人也过去协助!同时安排人对附近地区进行扫荡,看看周围是否有山越存在!”
“诺!”
从汉兴到建平县约一百六十里地,刘琮每日行军约二十五里地,需要七日抵达建平县,平均五里地设置一个邮驿,邮驿为五人,配犬三只,猫两只。
对付山越并很简单,实力相差悬殊,平推即可,只需要有足够的人和军队即可,如今山越并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逃。山越之所以难平定在于时间,不在于山越的势力,大军一到,山越便遁入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