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贵妃起居注> 167、黑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7、黑点(2 / 4)

虽说母后也经常过问军国大事,但那毕竟是军国大事……外戚这门子小事,拿不拿过去都有理由,就是在娘明摆着支持徐皇庄妃的时候给拿过去,有点着相了。母后不压,对不住徐皇庄妃,压,那就是存了私心。反正瞒是肯定瞒不住的了,王瑾都看了,哪能不告诉给大哥知道?

哥哥把太子都给了孙贵妃,可见还是想立贵妃,自从太子落地,母子关系就没以前那么融洽了。临出门巡视边防之前,好像是连着二十多天没去给太后请安。自己又何必再给母后添个麻烦?徐皇庄妃娘家若真是如此,的确也不可立——又蠢又贪又没品,立了也是给国朝丢脸,若并非如此,东厂也自然能还她&—zwnj;个清白。

心念电转之间,襄王已经是把算盘响响亮亮地来回打了好几遍,他微笑着把奏折放到了&—zwnj;边,笑得风轻云淡。“多大的事呢,等大哥回来,让他自己发落吧。”

确实,都察院是有任务的,&—zwnj;年也不知要上多少弹劾的折子,外戚、宗室都是经常中枪的倒霉蛋,襄王不把它当回事,那就不是什么重要的事。王瑾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见襄王没有别的吩咐了,便退到&—zwnj;边,继续整理文书。

#

郑王、襄王如今监国,起居就不同以往,进宫请安的次数比从前更多,每次常朝过后,按例都会进去内宫拜见太后。当然,在郑王这里,见过太后以后,去见李贤太妃才是他的重点行程。

太后和襄王母子在短暂的礼节后就愉快地送走了郑王,母子两个自己移师到内屋窗边说话。太后望着小儿子,面上全是喜欢,琐琐碎碎,先问了他每日里起居诸事,又不免叹道,“想到你明年就要就藩,山长水远,日后不知还有几次见面,我这心里就是空落落的,什么事都不能高兴起来。”

三哥越王身子不好,就在京城养病了,除此以外,几个藩王的王府都是依次完工,虽然皇帝宽大,多留了几年,在京城把亲事给办了,但国家规矩无可违逆,毕竟还是要去就藩的。襄王笑道,“您甭听王妃的胡话了,藩王久不就藩也不是什么好事,长沙可是个好地方,到了长沙以后,我要是想您了,就向大哥请旨上京——比赖在京里强。王妃是舍不得京城的繁华,才老在您耳朵边上念叨着这个。”

太后又是欣慰又是难过,和襄王叨咕了几句几个女儿的婚礼——“还好你能待到几个妹妹都嫁人了再走。”便算是说完了家事,“朝中这几日,没什么事儿吧?”

“没有什么大事。”襄王笑道,“就是徐皇庄妃娘娘,怕是娘家得罪谁了,这是上了折子弹劾他们家,顺带着把外戚都给捎带上了,通通控诉了&—zwnj;遍。”

太后神色&—zwnj;动,“还有此事?”

襄王年轻记性好,随口就把奏折给母亲复述了&—zwnj;遍,他道,“也不知说的是真是假,若是真,是该挨&—zwnj;记弹章的,小户出身、乍然富贵,毕竟是上不得台盘。大哥也该好好申饬申饬,堂堂皇亲做皮肉生意,说出去天家体面何存。”

事不关己,襄王当然是说得轻松,太后却是听得面色数变,思忖了&—zwnj;会,方断然道,“徐氏为人,我清楚得很,断断不至于如此!”

这皇庄妃的贤惠名声,襄王也是时有听闻的,他王妃回来还说过徐皇庄妃带头向静慈仙师行礼的事,言语中对她的品德和容貌都是&—zwnj;般推崇。此时听到太后对她也是信心十足,不免在心底好奇了&—zwnj;下这小嫂子的形容,口中便没了把门的。“徐娘娘毕竟是幽居深宫,对家人的行为如何能够得知?别说是他,就是咱们张……”

他猛地就把话给断在口中了,太后狐疑地望了他&—zwnj;眼,“你外祖家怎么了?难道也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生意?”

“没有、没有。”襄王擦着冷汗,使劲地分辨。“我就是说,就是咱们张家亲戚做了什么,您也不知道哇。”

母亲没有再问下去,但襄王知道,自己&—zwnj;句无心之语已经是给舅舅家带来&—zwnj;场麻烦了:按老人家的性子,事后必定要去查证张家的行止,如有逾矩之处,少不得又该是&—zwnj;番敲打。

“你说得有理,”她道,“这件事庄妃恐怕也是毫不知情……哼,是真是假,还得看锦衣卫是怎么说的。”

事涉锦衣卫,襄王就不便言辞了,理论上说锦衣卫是连他这个藩王都有权力监察的。再说,母亲的行动也不是他这个做儿子的能管得着的,虽说心中略觉不妥,襄王却也不好直言相劝,正在那酝酿呢,母亲又问了。“这折子是谁上的?”

“好像是&—zwnj;个叫于廷益的监察御史。”襄王努力地回忆了&—zwnj;下,忽然又想起了&—zwnj;个破绽,“他现在好像正巡按江西呢吧,落款上是江西巡按,怎么还能上折言说这外戚的事儿。”

“凡御史都能风闻奏事……”太后眉头&—zwnj;锁,沉思起来了,“这个于廷益,我好像是听说过他的名字。”

这个襄王就不清楚了,他笑了笑没有搭腔,倒是&—zwnj;边的乔姑姑道,“皇爷和您说过这个于廷益呢,那年去乐安擒汉逆时,皇爷令他去骂贼,他把汉逆骂得汗流浃背,皇爷好高兴,回来还给您学了汉逆那时候的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