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硼砂之后,将硼砂溶解过滤,滤去杂质,再放进酸解罐里面加热,在90度左右的时候加入硫酸,让它们发生反应。
反应结束后,经过冷却、结晶、分离,干燥之后就得到了硼酸粉。
是不是看着很简单?
其实还是比较难的。
别的不提,酸解罐就不大好做,因为硫酸和硼酸都是腐蚀性的物质,如果弄不好,就会腐蚀器皿,反而带来坏处。
幸好柳铭淇府中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玻璃匠人。
他们负责做了许多玻璃制品、试管等等,早就已经培养出来了。
这也是柳铭淇不断的砸钱,不断的聘请技术高明的玻璃匠人们,才最后得到的这些成果。
用大型的玻璃罐来做酸解罐,在目前来说还是能行的。
因为这种量产不是现代的工业化生产,数量不用那么多,条件要求也不会复杂。
但高达数米、直径超过三米的大型玻璃圆罐,还是没有几家人能做得出来。
另外就是温度控制了。
如果没有人告诉是90度左右起反应,那么就要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才能最终得到一个可靠的结果。
这里面花费的钱财都不说,时间起码是几个月以上。
这就是现代人的好处,这些至关重要的知识点,只要通过学习记忆,就能够得到,而不用一个个的去实验。
为了这个,柳铭淇还得去制造玻璃水银温度计,也就是现代人用的那种,比起什么温度枪要可靠多了。
水银温度计是一七一四年荷兰人华伦海特发明的,以价格便宜、测试精准、携带方便等各种优势著称。
但是有一点,如果水银温度计破碎掉了,水银很容易通过呼吸进入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可这个对柳铭淇来说不是问题。
知道王明阳吧?
明朝第一心学大家,号称知行合一的圣人。
人家年轻的时候就靠吃水银来治病。
你没看错。
古代的水银真的是拿来治病的。
简直是乱来!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西医爱好者频频抨击中医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做法实在是缺乏科学依据,而且完全没有的效用,不过这普遍是出在一些偏方之中,真正的中医大家们,是不会用这个的。
况且话又说回来。
西医最开始的时候,不就是靠放血来治病吗?
有病就放血,有病就放血……
好多国王和王后,不就死在这上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