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三百十七章 硼酸皂和温度计【第三更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十七章 硼酸皂和温度计【第三更求订阅】(3 / 4)

而且鸦x治病可不是我大清才有的,欧洲大地上当时也到处是烟枪男女,西医也推崇过这个来治病,那些西医崇拜者怎么不说?

话题转回来。

水银这个东西被打碎的可能性的确有,但却不能讳疾忌医就不用了。

更何况在古代,这样的玻璃水银温度计可是贵重的东西,之前从来没有人见到过,谁家买到不是稀罕得跟宝贝一样,谁会胡乱放置,或者让小孩去玩耍呢?

肯定是用丝绸、厚布、棉花等等层层包裹住,等到要用的时候才拿出来,还得是小心翼翼的。

所以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柳铭淇不会去考虑。

其实玻璃水银温度计制作方法很简单,东西都是现成的,而且玻璃管多长、刻度间隔多少都是柳铭淇从一开始学习物理化学便已经知道的,他在现代就自己做过好几个呢。

只不过来到古代,他一时半刻没想起这东西。

做出来之后,柳铭淇还特意跟周御医讲了水银温度计的用途,惹得周御医拿去实验之后,直呼柳铭淇简直是活神仙!

柳铭淇跟他说了,测试体温以腋下为主。

36度到37度之间便是正常体温,超过373度便是发烧,到了39度就是绝对的高烧,需要赶紧处理,半点都耽搁不得。

既然有这么精确的标准,普通人都能做!

有时候单纯凭借手去把脉,始终有点不方便,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

但像是周御医这样的大夫有多少?

散布在天下又有多少?

所以寻常的大夫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手艺的,必须要很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才能得到。

然而有了这个水银温度计,任何的大夫都可以准确的把握病人的体温,从而准确的用药。

所以普通人都可以测量出人们的体温,从而知道该不该送去看大夫了。

特别是针对小孩子,这一个水银温度计最有效。

婴儿根本不会说话,两三岁的孩子又表达不清楚,自然是发烧了都不晓得的。

通常等到大人们发现,许多小孩子都已经发烧得糊涂了,烧成了傻子。

这样的例子在民间比比皆是,甚至是富贵人家都有。

故而周御医捧着水银温度计大呼这是神物,称赞柳铭淇是活神仙,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话题有点扯远了。

水银温度计只是一个工具。

工业用的就不和家庭用的版本一样,需要加长两倍以上,柳铭淇把底线温度设定在负18度,正的达到了200摄氏度。

水银的凝固点是负39度,沸点是3567度,区区200度小意思。

拿着这个工业用的温度计去测试反应时的温度,就可以保证大部分的化学硼化反应达到效果,而不是靠着工人们的手感和经验。

一旦这样的生产形成了规章制度,那么就是普通的工人都可以做,培训完毕后,有了一定实际操作经验,生产速度就能加快。

不过这种生产还是很有危险和难度的。

特别是硫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