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一些本来打算去敲登闻鼓闹事的监生开始破口大骂开来,大明的监生可不怕什么武勋,那真是劲头来了还是聚众的情形下肆意辱骂。
大明文贵武贱就是这样,你个武勋不服能怎样,如果敢对监生动手,信不信让阁臣还有六部把你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孙廷勋立即就晕了。
他晕了,旁边的家仆一通忙乱,抬起他就跑向附近的医馆。
孙廷勋这里乱作一团,薛家那里也炸了。
薛濂那里的锦衣卫也举起了牌子,将薛濂家京中、三河等处十几个庄子,十三万亩田产,各处商铺三十余。
这倒是没什么,人家里百年勋贵有些家财没什么嘛。
但是另一个牌子上列出了二月薛濂的嫡长子成亲,耗费了三万多两银子。
这也罢了,人家有钱愿意怎么了。
但是牌子列出了他的嫡次子这多半年来出入花街柳巷花费了近万两银子。
当然,这货被薛濂痛打一番,然后禁足,前些日子才放出来。
但是这些破事说明了,薛家几万两银子的开销不在话下。
然后薛濂这厮也是一身旧衣这里哭穷,要知道这次助捐是为了赈济灾民,剿灭流贼,虽然皇室要求助捐有些霸道,但毕竟是为了国事。
结果薛濂家里挥金如土,国事需要助捐的时候,这厮来演了这么一出,登时让围观的监生和百姓怒了。
这两个勋贵也太无耻了,多少流民饥寒交迫朝不保夕,他们对国事吝啬万分自己家里的开销却是挥霍无度,这样的人怎能不招人痛恨。
薛濂没有昏过去,结果被笔砚,鸡蛋,饭团等围攻了。
他和他的家仆被弄得狼狈万分。
附近有巡视的顺天府的巡街衙役到了后也没出手阻止。
阻止个屁,没看到皇帝亲军锦衣卫办事吗,除非顺天府上官发令,否则他们绝不会和锦衣卫做对的,那不是找死。
薛濂最后是一脑袋的包狼狈逃走的。
两家剩下的家具和闭眼书籍被监生和百姓粉碎一空,场面极为混乱。
而衙役们就当没看见。
没法,民愤太大了嘛。
孙廷勋没有在医馆停留多久,他没有真的昏厥。
他是看到局势不妙果断昏了的。
最起码没落到鼻青脸肿的地步,要不说孙廷勋毕竟是老狐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