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明血1641> 第四百零五章 清国改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五章 清国改制(3 / 3)

众人倒吸口凉气,大手笔了。

这下就是超过百万两银子了。

不过,想想,还真得这般多的银两,否则无法平复下面。

至于汉八旗和蒙八旗的抚恤,众人都忽略了,都是奴才,他们凭甚么和满八旗一个抚恤等级,大不了给几两银子最多了。

“陛下,此番我军伤亡惨重,下面很多牛录只有三四成的兵员,臣请发兵讨伐野女真,多抢些丁口补充战力,”

多尔衮道。

满洲和北方野女真和东部野女真的战事一直持续。

当然都是清军占据优势。

两部所在之地都是偏僻之地,耕地不多,基本都是游牧,财富可怜。

但是他们还有财富,那就是丁口。

这些野女真的男丁因为在荒蛮之地长大,十分悍勇。

甚至比满人步甲骑甲更加凶悍。

所以清军一直抢掠这些男丁充实自己的军力。

毕竟满人男丁还是太少,珍贵,要些顶用的炮灰。

但是这两年因为主攻大明,就和野女真诸部修好。

多尔衮之意是要继续派兵讨伐这两部,抢掠男丁补充军力了。

毕竟这是最为快速补充军力的办法。

黄太吉写下,允,着多铎、巴布泰统兵攻伐。

黄太吉接着写洪承畴。

洪承畴当即明白,这是在询问他的想法。

‘陛下,此番大战,不仅我军伤亡惨重,漠南蒙古和朝鲜人也是伤亡很大,臣下以为要重加抚恤,继续拉拢,万不可离心离德,他们是我大清的门户,如果他们动摇,我大清也会不稳,’

洪承畴的话让黄太吉颔首。

他之所以点出洪承畴,就是为此,洪承畴的很多建言都很有见地。

此番也是,漠南蒙古和朝鲜不稳,怕是清军根本无力讨伐大明。

“他们不敢,就不怕我大军一到人头滚滚吗,”

豪格厉声道。

“以往他们绝不敢,但是,现下,我军大败,一些蒙人部落也伤亡过半,甚至因此族灭,成为其他大部的附庸,随我军出战,结局如此,必让一些蒙人寒心,如果明军再行出塞讨伐蒙人,这就。。”

洪承畴点出了因由,别以为不敢,那是以前,清军声威压制。

现在,呵呵,那就不好说了。

“只怕明军没有胆量出塞吧,”

多尔衮也不太在意。

以为洪承畴多虑。

“以往明军不敢,但是现下却是明太子朱慈烺掌军,那就未必了,”

洪承畴慢悠悠道。

朱慈烺的名字让诸王脸色大变,都是咬牙切齿。

然而他们没有反驳。

其他明臣明将可能不敢,这个尼堪太子有什么不敢的。

即使他们身经百战,以往嗤笑明人的怯弱无能,也不能如此评价这个明人太子。

实在是个同样勇猛的敌人。

黄太吉在纸上写着,朵颜驻防三个牛录,朝鲜加派一个牛录。

以前,朵颜左近派驻了三个牛录的满八旗和蒙八旗,而朝鲜派驻了一个牛录,现在黄太吉要加派军卒。

这是要愈发彰显存在感,震慑朝鲜和蒙人。

如果这时候这些地方发生叛乱,大清是无法立即讨伐的,那是大麻烦。

接着黄太吉又写道,刚林出使漠南,安抚诸部。

刚林急忙领旨。

这个差事汉人大学士是无法出任的,只能是满人大学士,蒙人诸部可是很轻视汉人的。

汉人大学士去漠南表示大清不重视,这个错误是不能犯下的。

下面商议了一番处置大将。

此番德州惨败,必须有人负责的。

第一个当然是领兵的阿济格了。

他的世袭罔替的亲王被剥夺了。

其子和度也被剥夺贝子,降为三等辅国将军,王府、宿卫、依仗、封地都被收回。

阿巴泰从贝勒降为贝子。

罚金万两。

余下阵亡的谭泰等诸人各有惩处,由于其已经阵亡,基本都是罚金了事。

只有艾席礼嘉奖,只因为他接到急报,立即告警,得意让临清方面驰援德州,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不过不掩其功。

商议了一个多时辰,黄太吉脸色苍白,挥手让众人退下。

却是留下了豪格。

黄太吉在纸上写下来,绝不可离开沈阳几个字。

豪格急忙跪下领命。

他明白这是为什么,如果他领兵出外,而黄太吉是这个身体,一旦有个好歹,那么谁来支撑局面。

如果被多尔衮、多铎趁机发难呢,他们一家可能就是万劫不复了。

黄太吉这才挥手让豪格退下。

他已经精疲力竭,立即需要休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