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文宣帝才升了他正六品,现在他又直接升他做了从四品的知府,算是连升三级了,这速度委实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难不成这赏赐还有延后性?之前一直压着他的功劳没给,然后一次性给了个大的?
何文静接过圣旨,等送了宣旨的太监离开,再转头看新任县令,然后他眉头便立刻皱了起来。
他总觉得自己见过此人,但是却又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倒是站在他对面的人见他一直疑惑盯着自己,直接道:“何大人不用再苦思了,我们确实见过,就在清源县的明心书院。”
明心书院......姓林......
何文静脑中顿时一亮,脱口而出叫到:“你是林师兄?!”
林清泉颔首:“正是,不过你我既然已在官场,还是以官职称呼吧,况且如今你品级更在我之上。”
他在今年春闱考中了二甲进士,然后就被直接外放到了绩县任县令。
何文静想起那天晚上他告诫自己与曹致远不要走得太近,如今看来,他确实在识人方面确实很准。
至少在他和程唯山对曹致远的本性认识得还不够透彻的时候,林清泉就已经能够从一些细节上看出对方人品了。
因为时间紧迫,两人简单叙过旧话,他就直接领了林清泉往后衙而去,将这近三年的账册都搬了出来,以备他查验。
何文静给他看的账本都是自己后来新制的,以前的他虽然也留着,不过只是备着查验核对数目,其中的记账的方式却是何文静自己摸索着做的。
虽然前世他并不是学的会计专业,但是基本的表格他还算熟练。
因此县中的所有定员、固定资产、税收、库存、还有每笔钱粮的支出,何文静不仅记录得十分详细,而且每项数据来源的账册他也都分类标记过了,查找起来十分容易。
林清泉按着账册内容清点完县中库存钱粮后,又亲自到乡间去核实税收和佃租,发现这账册上所记录的内容确实无一点掺假,也不由十分感慨。
按册子上的记录,这绩县何文静不过来了短短不到三年时间,竟是将县中库存钱粮翻了几倍。
而且除了县中的赋税收缴比三年前多出数倍之外,县中百姓的收入同样也比之前好了许多。
也就是说,这些赋税并不是因为设立了其他苛捐杂税才堆砌起来的,完全就是他的政绩。
另外他还发现,去年入冬前绩县涌入了许多灾民,在其他几个县都在向朝廷上折子要求调拨粮草时,这里却并无上请赈恤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