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来后,何文静就被连夜召进了宫中。
此时的奉天殿内已经喧哗一片,众人皆愤慨不已,尤其是武将那一边,都在请旨出战。
“陛下,瓦剌贼子专挑此时侵扰边镇,不仅其心可诛,更可见其图谋我汉人山河之心不死,若此次不将其彻底诛灭,必将有损我大夏国威,臣愿领兵十万,抗击瓦剌!”武都司率先出列请命。
“陛下,自当初蒙古人被赶出中原,所分三部鞑靼、瓦剌、兀良哈,其中前两者一直雄心勃勃意图再次染指中原,虽然对方骑兵骁勇,但若是任其发展,将来必成大患!”邢洪钊也持主战态度。
赵珩虽然生气,但却不是意气用事之人,便皱眉问道:“孙大人以为呢?”
孙凭面上虽也有激怒之色,但语气却平和,斟酌道:“臣以为瓦剌侵扰我朝边境由来已久,这次却选在此时来犯,应有试探之心,不可不防,但是仓促之间派兵出征实为不妥,仍需从长计议。”
“臣也认同孙大人的话,如今正值隆冬时节,若是我朝选在此时出兵讨伐瓦剌,则不仅行路艰难,且在草原作战也不具优势,最好是等明年开春之后再定北伐之事。”王文复也出声附和。
“别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你们这群文人还在一味想着讲和,你们这样没血性,简直是丢我大夏朝廷的脸!”武都司见文官多持反对意见,开始忍不住开口骂人。
“武都司,我等所言并非求和,只不过是暂缓行事,你不分前因后果便血口喷人,才是真正的莽夫一个!”文官众人那边有人被他激怒,也开口回敬道。
赵珩见下面又开始争执,不耐烦打断:“不要吵了!吵就能把事情解决吗?”
不管是主战还是主和,在他看来都有道理,但是目前似乎选任何一种都有不妥之处,让他忍不住烦躁的皱起眉头。
“瓦剌贼子敢在此时侵扰我朝边境,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朕必定要给其以教训,否则他们还真当我朝无人了。”赵珩想了想,做了决定。
“不过孙大人和王尚书所言也不无道理,此时出兵必定将使我朝将士处于劣势,众卿家想想可有什么办法能在减少我军将士伤亡的情况下重击瓦剌。”
此话一出,之前还吵吵嚷嚷的朝堂上顷刻间就安静了下来。
既要让瓦剌人受到教训,还要让大夏的士兵尽可能的减少伤亡,这件事在目前的情况下来看是绝对无法做到的事情。
包括之前请战的武将,虽然他们都愿意领兵出征草原,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胜负结果如何,更不敢保证敌我双方伤亡数目形成明显差别。
若达到桓帝所说的效果,除非天兵天将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