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之锦衣为王> 第834章 正儿八经的官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4章 正儿八经的官员(2 / 4)

一是参加科考,从秀才一路考上去,直到考中进士,这样的正途出身的,往往都能混到一定的职务,只要熬得住就行。

这第二便是走军伍一途了,通过战功积累,不断的高升,一样可以有权有势。

当然,也不是没有第三条路,那就是捐个官当当,只要花得起钱,就能买到一个带有品阶的官职。

但是这种官职的品阶通常都不会高,更没有什么权力可言,如是真的有事儿了,这种官职屁用没有。

也正是如此,大明的商贾之家都在着力的培养自己家的读书人,以求他们能考上个举人和进士什么的,将来也能当个官,给自己家里当个靠山。

在明代,商贾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朝廷为了照顾商贾的后代参见科举考试,还是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明朝商人后代不仅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明朝政府还不断为流动性很强的商人提供了参加科举的便利。

明朝中叶前后,除负贩行商的落迁定居外,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大量因其它原因而产生的流动人口如流民、逃户等。

显然,传统的管理人口的户籍制度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了。

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明朝政府首先给了流民、逃户在异地寄籍暂居及附籍的权利。

负贩行商从流动性来说,与流民、逃户无别,然在财力方面,却不能与之同日而语,他们的经济实力可以保障其很快在留居地扎下根来。

他们在经商地购置产业、建筑房屋、营造坟地、养儿育女,他们的子孙也“婚姻于此,衣食于此,与土著世产者非有别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