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谢陛下厚恩!”李时勉匍匐在地上,说不出的郁闷。这陈远,真是他的煞星。
“北方士子张攒何在?”朱棣扫了一眼众人,淡淡问。
高大的张攒排众而出,拜了三拜:“开封张攒,拜见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斜瞄了一眼,意味深长道:“你们的上书,朕看到了。”
张攒吓了一跳,当初上书,的确是心中不平,听了别人的撺掇,孤注一掷,现在朱棣就在眼前,刚才不动声色就罚了两个人,而且是重罚,心中忐忑:“请陛下圣裁。”话说出口,他感觉掌心已经全是汗珠。
“整个大明,都是朕的子民,朕不会偏袒任何一人,朕已经让内阁拿出章程,从今年伊始,科举分南北和中卷,按名额分配,各自考试,南卷取其六,北卷取其三,中卷取其一,不日就有喻文发往各地,你等好生学习,修身养性,为大明出力。”
张攒眼眶瞬间红了,高呼:“吾皇圣明。”
楼中有许多北方才子,听到了南北分卷,各自考试,都激动的跪倒,激动的呼喊万岁。然后整个楼里高呼万岁,响彻云霄。
朱棣稍稍欣慰,又对张攒道:“读书之人,当心怀正道,不要信了小人撺掇,这次的事,情有可原,朕不予追究,若有再犯,数罪并罚。”
张攒又咚咚磕了九个响头:“吾皇圣明,吾皇圣明!”
“陈远。”
在人群里的陈远,不知道朱棣为什么突然叫自己,上前拜道:“草民陈远,拜见陛下。”
朱棣道:“你机警善变,见识长远,记得蹇义给你取表字叫退之吧,与你也算一段缘分,他是吏部尚书,你去吏部做个员外郎如何?”
朱棣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死一般的沉静。他们大多是不知道陈远有石州的功劳,还有提出南北分卷的,今日朱棣收获了北方士子的心,心中高兴,又来封官了。
厅中众人惊呆了,吏部员外郎,从六品的官职,内阁学士兼吏部尚书赐的表字,当了官,还不是平步青云。他们对陈远无不是羡慕嫉妒恨,一介白身,哪里来的天恩浩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