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有了妙法?”李君羡心切道。
却见他抬手指向不远处的禁苑,呼哧呼哧道:“五郎聪慧过人,怎就忘了自家儿郎呢?”
越说李君羡越糊涂,抓耳挠腮间,裴行俭又问道:“府上小郎君在未入职禁军之前,人称小霸王,五郎可曾耳闻?”
“小霸王?小霸王,小霸王……”
嘴里一边叨咕着,李君羡脑海一边回溯李义协种种往事,突然,眸光一亮,眉头舒展,一掌拍在城门楼的梁柱上,惊呼道:“怎就把这茬给忘了!”
李唐落定长安后,依托前隋大兴城筑建长安布局,到了贞观时期,基本定型,西北与东北几坊,多为官署驻地;左右以东西两市为圆点,商业人口密集;而朱雀门前多为皇家亲属官宦或是居住。
越往城南,人口越是稀少,渐渐自成一体,多以贫民和市井无赖为主,亦常有自称游侠者,纠集流痞,打着为民请命,迫害坊临。长安、万年两县差役年年耗费人力财力捉拿,却是屡屡不止,反倒越发昌盛。
直到贞观十载,有一马姓游侠挫败在任领主,夺得宣义坊营盘,巧借为长安富贵或是赌坊看守院门,获以营收,将城南一众流痞悉数聚拢麾下。
两县县令见流痞不再惹事生非,也放下心中大石。不料那新任领主马从义也是个贪婪之辈,无故刮取众家钱财,惹得天怒人怨。
而那时流痞数目之庞大,仅凭两县之力已无法控制,正在朝廷准备调拨金吾卫或是禁军干预时,忽闻,新任领主马从义被几位少年挫败,麾下流痞四散而逃。多方查探才知,乃玄武门戍卫李君羡之子李义协,率领一众武官子弟,与马从义摆下阵来,将其挫败。
事后,由几位武官子弟暂时接手宣义坊营盘,毕竟年少,一时半会想不出如何安置还未逃离的流痞,便每日带着一众流痞去给城南贫民筑建房舍、或是牧羊喂牛,一时间被坊临称呼为小霸王……
此事也就是在李君羡穿越之前发生,之后他佯装病危,李义协为照顾自己,将宣义坊掌控权交给长安县。
县廨管制可没几个小家伙那么有耐心(其实就是好玩罢了),不出三月,城南又恢复如初,成了市井无赖与流痞的天堂。
有幸的是,至今还未诞生新的领主。
“走!西市为裴郎补上欠下的黄羊!”
一声长呼,裴行俭被拎下了城楼,与李君羡欢喜奔向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