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故事……确实不错!百姓们都喜欢?评价如何?”
听完故事之后,德庆皇帝面现笑意,也不再觉得这个霍叔聒噪,反而是追问起了细节与反响。
见德庆皇帝终于是生出兴趣,霍叔也是得意洋洋,道:“各国使节敬畏我天朝国威,咱们老百姓也是与有荣焉,张老先生的这篇故事,自然是博得了满堂喝彩……”
德庆皇帝脸上笑意更甚,对于编出这篇故事的张老先生也就多了几分好感,只觉得这名说书人颇是有些见识眼光。
而就在德庆皇帝正打算进一步询问什么的时候,那位被誉为京城境内最好的评书人、被众位茶客翘首以盼的张老先生,终于是姗姗来迟、现身于茶馆前堂。
这位张老先生的年纪大约五旬出头,身材枯瘦矮小,身穿青色儒衫,气质间充满了亲善之意,让人一见就会心中下意识的生出好感。
此人现身之后,一边向着众位茶客拱手示意、一边走向了茶馆前方的讲台,众位茶客见到他的出现之后,也纷纷是面现兴奋之意,叫好声不断。
显然,张老先生在众位茶客之中颇有声望,像是霍叔一般对他推崇备至之人并非少数。
很快的,张老先生已是登台站定,只见他举起惊堂木一拍,原本还满是喧闹的茶馆大堂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然后,就在张老先生缓缓说道:“各位,今天老夫将要为大家讲诉我朝一位大清官的故事……盛世之下,朝廷大臣为何会当众饿晕于衙门?京城商贾听闻消息之后,又为何都是拍手称快?半夜丢在房门前的银两,究竟是何人所为?败家兄弟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寡廉鲜耻还是事出有因?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且听老夫细细道来!”
这段开场白,顿时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另一边,赵俊臣则是有些苦笑不得,暗暗想道:“当初与许庆彦讨论如何迅速扩大‘评书人行会’影响力的时候,我曾向许庆彦讲诉过如何才能让评书内容更加吸引人,原本只是随意列举了一个例子,没想到这段开场白还真会用上……”
……
……
《摄政大明》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新书海阁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新书海阁!
喜欢摄政大明请大家收藏:()摄政大明新书海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