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帝土无疆> 第六十六章 离开源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 离开源山(1 / 2)

碧荔城,江国王宫。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碧荔城内粮草越来越少,江国大相和徐之贺虽然尽全力维持城中的稳定,但是粮草将尽的消息仍然不胫而走。

反观景国那边,将士们不但衣食无忧,甚至还有酒喝,这就让让碧荔城上的江国将士异常眼红。

“不行,这样拖下去只是等死,大相,咱们必须要突围,就算是死,也要保证大王活着离开碧荔城!”

王宫中,大司农说完了昨日的情况后,徐之贺沉声道。

“逃又能逃到哪?城外可是有着七十万大军。”江国大相疲惫不堪的问道。

朝中的压力,城中的压力,加上城外的压力,如同三座大山一样压在他身上,没日没夜的忙碌,让他心力交瘁。

“这十万大军是我江国最后的希望了,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突围,”大相叹了口气,站了起来,“放心,已经有负先王之托,只要老夫还有一口气在,就绝对不会让景泰攻入碧荔城。”

事实上,江国大相高估了自己,景泰这段时间可没闲着。

为了减少伤亡,打到碧荔城的时候,踏张驽和投石车已经所剩无几。

这几日景国大军看似每日无所事事,实际上后方的十万将士,正在景泰的安排下,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一直以来,景泰给所有人的错觉就是他并不着急,然而,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想的是再打下碧荔城后,一鼓作气,直接将上良郡攻占。

否则他为何要等?真以为七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他不心疼?

与此同时,临海郡,稷平县与皋城县交汇之处的山脉中,那五千人马还在没日没夜的搜寻着。

大司空两日前就已经离开前去解决水患之时,现如今在这里的是延正。

这几日,大军已经将这片山脉搜索了一半,能到的不能到的,全都有人去看了,但是一点线索都没有。

延正的心也越来越沉,他知道,景胤年这次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但是他不能就这么放弃,甚至连这五千人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搜山,所幸景都那里并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否则一旦让景泰知道,整个景国都将不得安宁。

山下,大帐里,延正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愁容。

“报!大相!甬江县衙来信!”这时,一名将士跑了进来。

延正伸手接过,打开看了看,表情有些错愕。

信是从江国的大军中传来,甬江县衙转至此处,而且这是一封回信,正是前些日子景胤年派人送给柳轲的回信。

可是这信上所说的只要数十斤便足以开山的是什么东西?

延正想了想,把信收了起来,看向那名将士:“甬江县如何了?”

“回大相,这几日依旧是大雨,大司空、少司空大人已经在全力开挖引水。”那名将士回答。

“行,老夫知道了,”延正点了点头,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一样,问,“县衙的那位姑娘如何了?”

柳绾绾还在甬江县县衙里,要是她知道了景胤年现如今生死不知,怕是会立刻大闹。

“那位姑娘?”那名将士愣了一下,旋即想了起来,“那位姑娘还在县衙后宅之中,很少出来。”

“那就好,”延正松了口气,叮嘱道,“切记,勿必告诉大司空,妥善安置那位姑娘。”

“诺!”

......

梁国源山。

景胤年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老话,在他这里没有得到任何的体现。

从重伤濒死,到现在的几乎痊愈,都没有超过十日。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唐漓。

“唐姑娘昨晚睡的可好?”

景胤年伸了个懒腰,他醒来的时候,唐漓又已经跑到了那块青石上打坐,听到景胤年和她打招呼,没有任何要回答的意思。

景胤年想了想,也踏上了那块青石,刚坐下,唐漓就猛的站了起来,怒视着景胤年。

“怎么了?”

景胤年很是无辜的眨了眨眼,躺在了青石上,发出了一声舒服的感慨。

唐漓恨恨的看了他一眼,转身走到了离景胤年稍微远一点的地方。

“唐姑娘既然对我畏如蛇蝎,为何还要救我?”

景胤年并不着恼,反而饶有兴致的看着唐漓。

“你不必知道。”唐漓冷哼了一声,没好气的回答道。

“唐姑娘,不要总是这么冷冰冰的嘛,大好的年华,老是这样,容易老的。”景胤年提醒道。

“不用你操心!!”

唐漓银牙紧咬,双手紧紧的攥了一个拳头,怒视着景胤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