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五代华章> 第七十五章 长安风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长安风云(2 / 2)

林啖不敢拒绝,点头道:“谢过公子。”

李翩鹤给林啖斟上一杯后:“朱温可能也要有所行动了,我们此举也是给萧天行一个考验罢了。”

“公子的意思是公子认为萧天行是不可能在这次出京中失败?”林啖双手捧杯,轻轻撮了一口。

“不错,确实好茶,但是人更加出色,如果萧天行这么容易就死了,那杨行密就是白瞎了眼。”

“我就算不信萧天行,我也相信杨行密,此人以后必是一尊强敌,不过…”李翩鹤顿了一下:“不过,有家师的帮助我们应该有很大赢面,虽然家师一直在蜀地,但是他老人家的本事我一直都是十分信任的。”

“此次歧王出兵埋伏萧天行想必规模也不会很大,他在等像我这般人一样想要对付萧天行的人出兵。”

“这样一来,萧天行最多也只是在出京后投靠杨行密的路上遭遇一番苦战罢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伤及萧天行的性命。我说的对吗?公子。”林啖笑道。

李翩鹤见林啖的杯中茶已所剩无几,无动于衷道:“我的目的只是让萧天行明白,有很多人想让他死,然后,他会怎么做。”

“那么大人接下来又有何打算?”

“看一出好戏。”

“谁的戏?”

李翩鹤面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当然是歧王和梁王。”

……

“皇上,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韩全诲求见。”

“宣他进来!”昭宗说道。

“臣拜见陛下。”韩全诲入门先向昭宗行礼。

“免礼,不知爱卿有何事?”昭宗问道。

“臣有事要与陛下交谈?”韩全诲恭敬的说道。

“何事?”昭宗眉头稍皱,韩全诲能找他有什么事情?

“刘季述已死久矣,陛下也收货了两位有才能的人才,建宁王之子李翩鹤与萧尚书之子萧天行,所以臣认为,这两人未来可成为朝中的肱骨大臣,请陛下不要让萧将军出京。”韩全诲一脸正经的说道。

“爱卿是这么认为的?”昭宗好奇的看着韩全诲,萧天行是自己亲信,他居然如此力保萧天行,他不怕萧天行在京夺了他神策军吗?

“是。”韩全诲大声回答道。

“朕也是这么认为的,萧天行与李翩鹤救驾有功,并且有着过人的才能,如若好好培养,确能作为朝中的一把好手,但是.....”昭宗先点点头,后面又是一顿。

“但是繁阳街之案事关重大,满城皆知,朕岂能视王法于无物,为私情而令百姓寒心?”昭宗倒是满口道义,让人无法辩驳。

韩全诲心中骂道:我还不知道你的心思,萧天行已经不受控制,其父又执意辞官或出任地方,你怕失去掌控,提前夺了他兵权,然后再联合宗室李翩鹤对付我,你这点小心思瞒得住我?

“陛下三思啊。”韩全诲知道陛下有了兵权后说话底子都厚了不少,但还是执意试上一试。

“此事朕已有定论,你无需再言,下去吧。”昭宗用淡淡的语气开口。

“如今长安虽暂时安定,陛下可留下李翩鹤在长安,随后派遣萧天行前往杨行密淮南合伙对付梁王。”韩全诲见留京不成,只能想另一种办法,抵制住朱温的入侵,不然自己和岐王的实力会受到朱温的威胁。

“哦?为何有此提议?”昭宗挑了挑眉,感到疑惑,自从被绑到少阳院,他出来后听说朱温为了诛杀宦官,先是杀了刘季述两批使者,又是想带兵勤王,心中还是有好感的,不像之前的不满。

“臣以为,朱温河中大胜,制霸河北,正是虎视眈眈之时,理应派大将驻守京畿门口,应离杨行密近些才是。”

“有理,不过为何是萧天行呢?”昭宗问出了他最想知道的。

“据臣所知,上次萧天行前往扬州,与杨行密交好,所以臣认为让萧天行去和杨行密合作对付朱温,会好些。”韩全诲低着头。

与杨行密交好吗?河中战局,朱温轻易就赢取了河中,如今却是没有进军的军报传来,想来应该不会出兵长安才是,难道我之前看错了朱温?韩全诲此议的目的是什么?昭宗心想。

反正派他去哪都一样,离杨行密近些就近些吧。

“可。”昭宗用手抚着下巴同意道。

“那陛下,臣就先行告退了。”韩全诲弯腰作礼,向后退。

昭宗挥手,示意:“走吧。”

“萧天行,希望你能够在地方给朕带来惊喜。”昭宗拿起手中的笔,沾了些许墨。

昭宗将一张书法纸铺平,在上缓缓写道:

如今长安如草萍,谁人能平乱世?

只能靠朕自己啊

“来人,朕亲自要拟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