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当上了体育老师的事。
没有了许珍珠的捣乱,这事顺顺当当地就办成了。
不过,现在这年代的体育老师可不是好当的,家家的口粮都紧张着,吃不饱饭都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孩子们难免会饿得面黄肌瘦,一旦做了大量的运动,肚子会饿得更加的快,想吃更多的饭,这会给孩子家里带来不少的负担。
家里负担重了,家长又没能力改变,这就会激发出家长跟老师的矛盾来。
所以,祝雨晴不仅得锻炼孩子们的身体,还得带着他们上山采摘菌菇,下河摸鱼虾,在收割完稻谷的田地里拾捡遗漏的稻穗,地瓜地里拾捡能入口的根茎……总而言之,得想办法填饱孩子们的肚子。
而现在小学里只有一个将近60岁的老教师,姓郑,本村的,家里没其他人了,只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闺女,四十多岁了,话说不了整句,屎尿不能自理,全靠郑老师这个当妈的伺候,家里的收入也全靠郑老师每月微薄的教师工资。
学生呢,总共有61个。
最大的十三四岁,最小的五六岁。
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最多,总共有40个,三年级10个,四年级6个,五年级3个,六年级2个。
可以说,年级越往上,人数就越少。
因着学校就只有三个教室,一、二年级人数又占了全校的一半多,他们都是有dú • lì的教室的,剩下的三、四、五、六年级,他们通通都挤在一个教室里。在郑老师给一年级上课的时候,其他年级的学生都默认自修。
曹支书带着祝雨晴、陈逸来到了学校,向郑老师互相介绍,“祝雨晴,你是认识的,你曾经教过她,她高中毕业,教教我们学校里的学生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过,她主要教体育,锻炼孩子的身体。陈逸呢,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同样是高中毕业生,在学生期间有帮老师带过课,早上的时候,你们已经打过照面了,现在算是正式认识下。至于课堂的安排,你们三位老师看着办吧,互相商量着协调下。”
郑老师淡淡地看了眼祝雨晴、陈逸,微微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祝雨晴、陈逸是初来乍到,可不能这样敷衍,俩人郑重其事喊了声“郑老师”,然后表示,他们都没正规地给学生们上过课,经验不足,还需要郑老师多多指点,又隐晦地提了下,课堂安排以郑老师为主,她想要怎么安排,他们这俩个新来的就怎么配合。
但即使这样表态了,郑老师的表情仍旧冷淡得很,没有任何的松动。
尴尬地说了几句,话题结束。
郑老师转身进了教室,继续给学生们上课。
曹支书暗暗地叹了口气,看着祝雨晴说道:“你小学都是郑老师教的,又是同一个村子里的,她家里的情况,你都是明白的。本来性情就不是那种热情的,偏偏的,家里的闺女又越来越不省心了,喂到嘴边的饭不吃,换好的衣服又故意给弄脏了,郑老师的年龄又一年比一年大,身体状况也跟着越来越差,照顾起她姑娘就越发的吃力,她又特别的要强,左邻右舍帮忙,她还不乐意。学校这里要忙,家里又要忙,她就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人也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了。如果在今后的相处中,有了什么摩擦,能忍忍就忍忍吧,不能忍,你跟我说,让我来私下跟郑老师谈谈。”
望向陈逸的时候,曹支书也是差不多同样的话。
反正总结起来就是尽量跟郑老师和谐相处,别闹出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