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议题的后半部分,关于制定继位者,玛丽倒挺喜欢——反正枢密院诸权贵正倾向于她;伊丽莎白也并无其他好选择,且不敢和她立即撕破脸。但摄政王以大公无私的态度,作出公开声明:“愿女王陛下三思……如尽快成婚,诞育子孙后代,可为未来增添更多保障,消弭众人的阻碍和疑虑……”
嗯,作为观礼外宾的弗朗索瓦,把她的话深深记在心里。于是,他放弃了不少夜间娱乐,在摄政王的卧室里努力耕耘,希望早日造人成功。
玛丽一边享受,一边喊累。少年的体力哟(弗朗索瓦还没满二十岁呢)……又是才开荤,连续作战,她真有点吃不消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正式“就寝”前,玛丽试图跟他多说些别的,把精力分散一点点。
“新晋的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终于正式进入枢密院。诺福克公爵很不开心,但无可奈何。两人之间,从来就有许多矛盾……至于塞西尔,过去有些排斥这个后辈,如今则态度暧昧……”
玛丽的原意,是同他讨论英格兰朝堂关系——尽管摄政王夫弗朗索瓦,其实并不亟亟在英格兰干政。然而老婆说话,他总会认真的听,并陪她好好想一想。
“嗯,伊丽莎白不顾病躯,亲自出席了册封仪式。毕竟,这是她最亲爱的“罗宾”呢。”
弗朗索瓦很没形象的伸了个懒腰——反正帘子挡着,没侍从看见——而后把手枕在脑袋下方。“相当的情深义重。”
玛丽“噗嗤”笑道:“看来英格兰女王对情人的私下称呼已流传开来……不过,你的关注点,怎么都在那上面?”
弗朗索瓦抬手,点了点她丰润的嘴唇。“你明明也看到,那位陛下,在册封仪式中,一直握着、舍不得放开他的手,还忍不住挠了他的脖子。虽说有看不见脸、希望以此确认他的借口;但她也没对其他人这样做……既然她如此投入,就别怪大家将之当作桃色新闻了。”
弗朗索瓦的话,倒是给玛丽提了个醒。“或许,这正是伊丽莎白想要的结果?”
“嗯?”
玛丽越想越觉得是那么回事。“这些日子来,她一副很重感情、渴求慰藉的模样,积极招待哈布斯堡的特使,仿佛她真想要找个丈夫来依靠。她又时常要求达德利陪伴她……偏偏面对国会时,对婚姻讳莫如深,不肯给任何实质承诺……”
她总结道:“这些看似分裂的行为,也许因为她正在犹豫;也许,不过是一种障眼法。”
玛丽自信的道:“不过不要紧,无论如何折腾,她的最终目标,仍是夺回‘自己的’权力。我非常清楚……所以要认真应对的,其实只有达德利。”
弗朗索瓦挠了挠她的脖子。“你说的很对,我全部赞同。”
然后他欺身压过来。
嗯,随着在伦敦停留日久,弗朗索瓦对伊丽莎白及英格兰局势的评价,越来越和妻子趋于一致。他也越发钦佩她的洞察力——法国王储不知道她有wài • guà——并感怀于天主对世事的玄妙安排。相应的,他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反正玛丽一定会处理得很好。
玛丽呢,盯着他近在咫尺的紧闭双眼,完全没有数睫毛的心情。
法式热吻,名不虚传……
她会窒息的唔唔……
只可惜,本月,法国王太子依旧未能心想事成。因为第二天,玛丽的月事就再次到访了。
而后第三天,法兰西传来的一件骇人新闻,更令这对小夫妻暂时无心造人。
那便是:吉斯公爵遇刺身亡。
**********************************
弗朗索瓦·德·吉斯,第二代吉斯公爵,孔武有力,骁勇善战。他和亲弟弟洛林红衣主教夏尔·德·吉斯,一将一相,把持着瓦卢瓦宫廷,可谓权势滔天。
1563年初,这位制造了瓦西惨案的顽固旧教徒,在镇压国内异端的一次小小征途中,遭到了胡格诺派复仇者袭击。尽管医师全力救治,他还是因为失血过多,在六天之后去世。
吉斯家族的顶梁柱,忽然倒下了一根。这对法兰西政坛来说,乃是一场不小的地震。
首先,王室总管蒙莫朗西,再次受到重用,重新获得法国王室统帅的位置。
曾在圣康坦战役中被俘、《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签订后被赎回的蒙莫朗西,这几年来颇不痛快。他当年的失败,有吉斯公爵夺回加莱的英雄行为作对照,着实惭愧。为此,回国后他“自动”辞去统帅职务、让位于吉斯公爵。好在亨利二世真心宠信他;瓦伦蒂努瓦夫人为了势力平衡,也愿意帮他说话;这位王室总管,才继续“厚着脸皮”效力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