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明左> 第622章 教育体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2章 教育体系(2 / 4)

两院的院士从何而来?

除了如今在各个领域做出成就的人之外,未来肯定要从教育体系当中培育而来。

同时院士毕竟稀少,具体的研究工作还需要更多的人才。

而教育系统如何建设,左梦庚早已和徐若琳通过气了。

徐若琳接过主持,开始安排具体工作。

“按照我们的研究规划,未来的教育体系将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所有的适龄儿童,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培育、成长和筛选,一定能够达到我们对于人才的需求。”

关于如何开展教育,左梦庚和徐若琳始终没有间断过探讨。

在这方面,左梦庚没有盲目的照搬后世的教育体系。

时代不同,环境不同。

最重要的是科学体系还没有那么的完善。

即便建立起像后世一样的教育体系,可是也没有那么多的知识充实其中。

因此对教育阶段进行简化,加快人才的培育,尽快让他们充实到实践和工作当中,就是必然的选择。

身为徐若琳的秘书,柳如是站出来讲解了具体的办法。

“经过三级划分,小学为五年制,中学为四年制,大学也为四年制。儿童的入学年龄暂定为六至七岁。这样一来,一个学生大学毕业则为二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这个时代的人,十四、五岁成家立业者比比皆是,因此都十分早熟。

而且山东的发展也决定了,不可能等到人才二十三、四岁了,才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因此缩短学制时间,让学生更早地投入工作,才是合理的规划。

祁彪佳的妻子商景兰如今也走出了家门,参与了教育工作。

这位大才女本就爱好教书育人,祁彪佳游宦在外,教育子女的工作一直都是她负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