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问道:“如今小学、中学的建立,已经全面铺开。唯独大学还只是提桉,不知该如何规划。”
左梦庚看向刘宗周。
“念台公,您的意向呢?”
刘宗周细细思量,缓缓说道:“大学是教育体系的最高门槛,学生能否成才,全系于此,不可不慎。依老夫之见,大学当建,但宁缺母滥。”
他的意见得到了左梦庚的认可。
左梦庚另有别的论证。
“我山东虽人口日渐繁多,然终究偏于一隅。倘若高等学府过于集中,这不利于日后,更有重复建设、铺张浪费的隐患。”
山东就那么大。
最高学府如果太多的话,反而是一种弊端。
左梦庚的想法,目前的大学只需要三所即可。
“一所建在济南,名为国立中央大学;一所建在青岛,名为国立青岛大学;一说建在临清,名为国立医科大学。”
这就是左梦庚对大学建设的现有规划。
济南日后作为行政首府所在,必然有要有高校在旁。既好管理,也能施加影响,使其产生政权需要的人才。
而青岛作为新兴之地,面向海洋,是对外交流的窗口。
在这里创建大学,走出来的人才必然拥有着广阔的心胸、卓越的眼光以及超凡的技能。
至于医科大学,就是将邓玉函现在主持的医学院进行升格。
医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体健康,延长寿命。
这也是一种增加竞争力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