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的人不知有多少也是家境贫困,全凭刻苦读书,希望期盼着出人头地的读书人。
他们听到方唐镜穷得米都要賖欠的地步,联想到自己,感同身受之下,不知又有多少人对方唐镜平添了无数好感。
“穷且益坚,不附青云之志,师兄高洁,吾不如也!”沈师华叹息。
六人算是认输了,不过他们还是极为傲气的,输了可以,但却不能任由外人指指点点的,最为不爽的季子美于是朗声道:
“当不当得,也不是咱们说了算,不如让所有人一起评评看,若有人能就此情此景应和出一篇文字来,在下必当五体投地。”
他这话的意思便是“不是咱们太菜,而是对手太强”。
而且他刻意突出是“应和出一篇文字”,不限体裁,就想看看,我梦之队都做不到的事,难道你等便做得了,可笑!
说罢,六人闪开身子,亮出了这副短短十四个字的对联。
有人便大声念了出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对仗倒也工整,不过,似乎有些平平无奇吧,我虽是童生,倒也能做出一联不相上下的……”
“闭嘴,蠢货,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有如醇酒却又不上头,我竟品出了此情绵绵无尽期的意味,此联好怪。”
“吾却是品出了人生如梦来,古来多少王侯将相,到头莫不是荒冡一堆,功名成空。”
“此情此景此联,实是无人可应,不服不行啊!”
初一看,似乎并无多少出彩,然而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深不可测,竟是无一人再敢质疑。
当然,众人也觉得有些遗憾,毕竟一副对联,十四个字,总觉得不过瘾,可连梦之队都集体哑火,谁又敢再做出头鸟?
有时候,就算想当出头鸟也是要看实力的,没有金刚钻,就敢揽瓷器活?
所有人看向方唐镜的目光都是复杂无比,如此人物,竟然是白丁之身,让人情何以堪?
见到此联,李知府和李大宗师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了,以他俩的学问阅历,稍一对比,便发觉自己竟然也是无法应景的做出一篇可以比肩的文字出来。
众人的情绪李大宗师自然是发觉了的,眉头一皱,淡淡道:“既然无人应和,那便不必再耽搁时间,鉴定余下之物吧。”
这时又有书生从后院走了出来,打开手中所捧的字画,正是王若虚的那首《答郑州辩禅师见戏代高防御》。
酒肆?房即道场,一时作戏亦何妨,吾师自堕泥犁狱,宁笑春风柳絮狂。
这名书生介绍道:“此诗方兄弟只读了一遍便认定是赝品,而店里伙计坚称是真迹,还请诸位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