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伪君子> 第225章 无耻到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 无耻到家(3 / 3)

可那是非常时期,大军令行禁止,哪有功夫在地方上一家家收粮,磨破嘴皮锱铢必较?

正所谓“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

岂能把战时的军法生搬到太平时期来用?

这道理难道这厮不懂?绝对是故意的!

又比如这“救灾扶贫基金会”,就是太祖曾经用过的“屯田经济之法”。

这个“屯田经济之法”与现在的“屯田”完全是两码事,绝非安排士兵种地这么简单。

奏折里指出,这是太祖当年渡江攻克金陵(南京)之后实行的一揽子经济之法。

当时太祖就是成立了专门的“屯田司”,负责将整个占领区的经济牢牢控制在手里,这才成就了后面的一番宏图大业。

当然,这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著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

这简直就是拼了命的往自己脸上贴金,太祖当年的政令跟你有一个铜板的关系么?!

简直就是无耻他妈给无耻开门,无耻到家了!

不论是言官还是奸佞都愤怒了。

这明明就是“革新”,却硬生生地被指鹿为马,说成了是“循旧”,实在岂有此理。

“革新”的后果有多严重,大家都是知道的。

“范仲淹革新”“王安石革新”这些把宋朝玩坏的革新就不要提了。

近的就说元朝的“脱脱革新”。

若非元太师脱脱贴木儿的革新,哪里会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可见每朝每代的革新,都是致命的!

可问题是,现在这江泉县令断章取义,生生抽取了太祖的一些遗泽,变动了其中一些项目,就敢堂而皇之的称之为“祖宗成法”?

这尼玛的还有没有天理,还真真叫人无可奈何。

良久,覃昌好不容易将奏折读完,只觉喉咙火辣辣的痛,好在终于是解脱了。

好一个江泉知县,咱家记住你了。

“众卿家有何话说,尽可畅所欲言。”大殿里传来成化皇帝淡淡的声音。

众人唉声叹气,口将言而嚅嚅,心实茫然,不知从何说起。

太祖皇帝啊,多少奸邪之道假你之名而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