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宁王朱奠培,乃是朱权嫡世孙,于正统十四年继位。
他走的又是与朱权不同的道路,主打文学和书法这类一看就与造反不沾边的东西。
曾拟古诗二百余篇,又撰写文章大格式及古今书法各十余卷,有《松石轩诗评》出版。
而且书法造诣矫洁遒劲,有铁画银钩之称。
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书生的正面形象。
实则上,这只是朱奠培刻意在大众面前营造出来的形象。
朱奠培此人的真实性格实际是:孤介寡合,生性猜疑。
这十分符合在强大压力下办大事之人的标准性格。
谨慎,小心,明面上为了避嫌很少与人结交,走的就是韬光养晦的策略。
由于有过祖父被亲兄弟背后捅刀的惨痛教训,朱奠培对亲人很不信任,谁也不信。
便是连他的三叔临川王朱盘烨,五弟戈阳王朱奠烒,都被他暗中诬告贬去王爵。
此时他早已暗中秘密结交大臣,并于深山水寨之中暗暗培植势力,有不臣之心。
正因为此人十分小心谨慎,朝野之中谁也没能察觉到他的所为,对他的风评倒也不差。
而且此人深居简出,又能约束手下,行事十分低调,便如隐形人一般。
若非刻意提起,少有人会想到这一代的宁王。
事实上,在方唐镜记忆的历史中,朱奠培生平几乎没有什么记载,低调隐忍得无以复加。
在旁人眼里,这绝对是夹着尾巴做人的典型。
然而在方唐镜眼里,这是一个真正的,耐得住寂寞的奸雄,勾践一样的大英雄大豪杰。
在历史上,真正起事的虽然并非这代宁王,乃是朱奠培的孙子,朱宸濠这头蠢货。
然而没有前两代宁王的暗中积累,朱宸濠是断然没起事的本钱的。
朱奠培就如同隐藏在沼泽里的怪物,集鳄鱼的凶残冷酷和毒蛇的阴冷恶毒于一身,伺机而动。
宁王一脉从成祖毁约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必然是要造反的。
大伙都是老朱家的血脉,凭什么你燕王一系可以篡位,我宁王这一系就不可以?
并且你燕王的江山还是我宁王一系出了大力打下的,有大半功劳在这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