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就是宁王一脉一代代传承的宿命。
朱奠培此人,比他的蠢货孙子要坚忍不拔且明智一百倍,也难对付多矣。
而且这样的人还有与之惺惺相惜的李士实为之出谋划策,更是如毒蛟添翼。
单看这次劫持贡银的行动,安排得如此严谨缜密,不但所有的线索都指不到他的头上,便是连李士实也牵连不到,就可以知道此人有多难对付。
这次劫贡银的行动,选择的时机也是妙到毫巅。
首先,动手的时机是乡试大考,全天下一等一的大事,朝野上下所有人都盯着乡试,哪里会想到有人胆敢此时劫了岁贡。
其次,天下遭遇大灾才刚刚勉强压下,天下未平,物议汹汹。
这个时候突然动手,很容易就将舆论和朝廷的视线带偏,人们只会想到当今无道,百姓揭竿而起这上面去。
丢了银子倒是其次,不利于朝廷的统治教化才是重大的损失。
其三,造反是一项难度相当高的系统工程,不论养兵还是赂贿贪官大臣,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宁王的产业虽然不少,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大量抽钱,这很容易会被追查到。
事实上,宁王的产业在太祖分封的时候,还是相当丰厚的,可自从被朱棣一削再削之后,在诸王之中已是垫底的存在。
因此狠狠地抢上一把就很有必要了,不但能大大加速造反大业的进度,还能狠狠出一口胸中恶气。
至于李士实狠狠地坑了方唐镜一把,则是顺手为之,在整个环节里实在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就是这个顺手为之,才导致了方唐镜这个变数破局而出,坏了宁王的好事。
其四,南京重镇也正是宁王首先要夺取的目标,但此时的南京,武有战功卓著的魏国公徐俌,文治有名满天下的王恕,牢不可撼,所以非得先将这两人踢开不可。
而劫了岁贡,这两人便要立即滚蛋。
少了这两人的南京,武这方面补上的很可能便是江宁侯。
文治这方面更好处理,天下文官就没有不爱钱的。
尤其是当今首辅万安,拿钱办事几乎是半公开的事。
巨额银子砸下,能不是自己人当这个巡抚么?
方唐镜扳着手指头将利弊一一分析给汪芷听,不由得汪芷不信。
“好象有点道理……”汪芷歪着小脸想了好久,突然发觉似乎有哪里不对,手上暖暖的。
汪芷低头一看,才发觉,原来刚才方唐镜扳着手指头逐条分析,扳的是自己的指头……
太恶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