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所有学校都分为私学和官学两种。
其中私学有私塾和书院两种形式。
私塾负责最基本的启蒙和扫盲,是所有书生考取秀才功名之前唯一的受教途径。
而所谓的书院并不教人学问,反而是一些大儒们收徒授课,传播自己的思想的地方。
最典型的就是传承千年的岳麓书院和前不久被锦衣卫烧毁的东林书院!
官学则是官府创办的学校,其分为地方上的县学、府学和中心部的国子监。
县学是供秀才们读书的地方。
府学则是举人们学习的地方。
至于国子监则是那些天潢贵胄和各地成绩优异的举人们读书的地方。
可以说整个大明的教育系统,已经自成一体,相当成熟。
“陛下,不知道您要如何改革?”
王守仁问道。
陛下所说的官学和私学改革肯定要由礼部来牵头,所以他这个礼部尚书最为上心。
“来啊!把朕写的课本都拿出来给诸位爱卿看看。”
“奴婢遵旨!”
朱慈烺吩咐了一声,立即有太监从后面拿出了一摞书。
“给诸位爱卿每个人发上一套。”
朱慈烺挥了挥手,这些內侍给在场的每个文武大臣都人手发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