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张绣的眸光在文官集团中扫视了起来。
主簿蔡瑁挺身而出,躬身下拜道:“明公,我愿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马腾、韩遂归降。”
张绣张了张嘴,然后又看了其余文官们。文官们都是人精,平常不仅不会得罪蔡瑁,反而相处的不错。
毕竟,蔡瑁乃是张绣的小舅子。是亲眷。
文官们全当没有看见张绣的眸光,各自眼观鼻,鼻观心。
张绣无奈,只得对蔡瑁说道:“好。德珪且去。若能说服马腾、韩遂归降,我上表朝廷,赦封你为列侯。”
“多谢明公。”蔡瑁大喜过望,拜谢了一声,昂首挺胸的走出了大帐,雄赳赳气昂昂的让亲兵准备马匹,只带着两个随从,驰骋出了大营,往金城而去。
张绣难得瞪了一眼文官们,埋怨道:“德珪没有才能,这一次去,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你们也不出个声音?”
文官们齐齐看了一眼张绣,然后沉默以对。
...........
事实证明,张绣是有些看轻了自己的小舅子。
蔡瑁虽然没有才能,但是从小在世家圈子里混,口才还是有一些的。如今他更是绑上了大腿。
身后有张绣有张绣的数十万大军支持,自然也是胆魄无比。
在一番交涉之后,蔡瑁从城西进入城内。然后被一名官员迎接进入了韩遂的府邸大厅内。
偌大的地方也没有别人,只有马腾、韩遂、杨阜三人。
蔡瑁不认得这三个人谁是谁,但是大概能猜测出来。
“这位一定是杨长史了。”蔡瑁先是对杨阜躬身一礼,然后称赞道:“长史才能干练,乃是凉州上士。大司马经常叨扰。【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杨阜邪】。今日能得见杨长史面容,真是荣幸。”
杨阜不得不承认,蔡瑁很会说话。而且他内心有些窃喜,张绣竟如此看重我?
但是杨阜随即又想起来自己的遭遇,不由窃喜全无。羞愧拱手说道:“蔡先生言重了。我为马、韩二位大帅出谋划策,却屡战屡败,堪称无能,算什么【凉州上士】。”
蔡瑁笑着说道:“杨长史不必惭愧。长史是【凉州上士】这毋庸置疑。只是要看与谁比。以长史一人之力,与我张大司马以及帷幄大谋士们对峙,自然智穷。并非是长史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