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阜稍稍摇头,但再一次对蔡瑁拱了拱手。
蔡瑁先与杨阜寒暄了一阵之后,才与马腾、韩遂见礼。马腾、韩遂也没为难蔡瑁,请了蔡瑁坐下。
“如今两军对阵,厮杀就在下一刻。先生进入城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韩遂其实对蔡瑁的来意,清楚的很,却故作不知道。
“乃为【武】而来。”蔡瑁笑着拱手说道。
“这是何意?”韩遂蹙起了眉头,有些不解。
“止戈为武。”蔡瑁昂首挺胸,眉目间有神光,拱手说道:“如今双方大军猬集,数十万之众,厮杀只在下一刻。听闻马大帅宽厚,待民众不错。韩大帅保境安民,也颇有功劳。这个时候,何不怜惜百姓,放下矛戈,与朝廷握手言和呢?”
蔡瑁口才不俗,这个时候不说劝降,不说张绣大军如何如何兵强马壮,韩遂、马腾如何如何虚弱,只说握手言和,很给马腾、韩遂面子。
马腾口才不行,杨阜已经气馁。韩遂便当仁不让站出来说道:“既然是止戈为武,心念数十万士卒性命。大司马又何必咄咄逼人呢?朝廷与我们分别统帅秦、凉二州,互相和睦。不就少了很多是非?”
马腾这才接话,点头说道:“若张大司马能表奏我家贤弟为凉州刺史、平北将军、封侯。我们必然对朝廷恭敬有礼,按时贡献。”
这就是没得谈了。
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
蔡瑁稍稍端正了一下坐姿,眉目间露出凌厉之色。宛如有张绣的加成一般,气魄无匹。
他沉声说道:“天下一统,大势所趋。张大司马上奉天子,下讨不臣,气吞万里。如今手握雄兵数十万之众,麾下良将千员。而二位大帅,势穷、智穷。大司马又怎么能放虎归山呢?”
说到这里,蔡瑁抬起头来看向韩遂道:“先生号称【海内名士】。”而后转头看向马腾,说道:“将军乃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世为汉臣。二位各有名望。”
“二位若能以数十万之众,归降朝廷。以大司马豪横,必表奏朝廷,封二位为列侯,富贵荣华。岂不美哉?若二位硬要抗衡朝廷王师,则破城之后,恐怕性命不保。”
说到最后,蔡瑁声色俱厉。
这一刻,他仿佛就是天下无敌的。背后的张绣,以及张绣麾下的帷幄大谋士,万人敌猛将,以及数十万大军,给了他无比的气魄。
哪怕是身在敌军老巢,他也敢这么说话。
或文或武,或笑颜,或厉色,游刃有余。
韩遂、马腾顿时动怒,但是他们隐忍没有发作。马腾暂且不说,韩遂其实也有投降这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