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们榆树村里头,不就是铁家有人伺候么?
可惜,徐老大他们没听出来,他们母亲的意有所指。
反倒是徐老二,扬声道:“我看镇子上老里长的二孙子人不错。”
老里长家有三个儿子,老大当年从军去了,后来听说战死沙场了,只回来一身血衣和一只手臂,十两银子的抚恤金。
如今的老大其实就是老二,不过这个小里长也挺能耐的,家里生了四个儿子。
大儿子在家务农,已经娶妻生子。
二儿子在县城里头当个大伙计,听说干得不错,再熬几年,估计就能当个管事的或者掌柜的也不无可能。
三儿子才十岁,四儿子六岁。
都还小呢!
而且在县城里头,自然不用下地种田,也不用喂猪喂鸡的干农活儿等等,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就行了。
多少人都盼望着能有这么一门亲事,既不在老人跟前儿,也不用跟妯娌相处。
“不行,他们家二孙子在县城里头当伙计,一年到头能有几个钱?何况我们家小美这么漂亮,他一个伙计能护得住这如花美人?”徐陈氏第一个就反对了。
“那县城王记杂货铺的少东家呢?那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而且他们家开铺子的,自己当家做主。”徐老三提了个人选。
这王记杂货铺的少东家,人也不错的,小伙子老实又诚恳,他们家的铺子不大但是三代人经营下来,也有了名气,本地人一般大采购都去他们家,
钱赚的不多但是绝对有丰厚的家底。
另外就是他们家住在县城里头,也算是殷实人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