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饶恕,奴婢谨记,”李春这才放下手,
就在自己准备起身时,赵启又道:“如果可以,这些错也可记在你那小册子上,没事的时候多看看,多想想,增长自己的才能,朕的身边不养废物。”
数月以来,赵启也看到了李春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现如今就已凭借着自己是他身边最为信任的宦官,私底下竟已开始让那些小宦官称呼他为二祖宗。
现如今才那里到那里,赵启自己的皇位都还做的摇摇晃晃,他倒是好,已经开始得意忘形了。
所以,他实在有必要敲打敲打李春,但同时也不能让他与自己离心离德。
毕竟,李春能力虽然不行,但对自己还是很忠心的,而且又是跟随自己的第一人,他也不能对他处罚太重,否则会有人认为他不念情。
这个属性标签,现如今万万不能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而李春再听到赵启说出自己的小册子时,他就算再笨也明白了小皇帝的用意了。
他退到后方,赵启才淡淡说道:“许渭说的不错,这件事朕做的不对,还有待商榷,不过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说吧。”
听到赵启认错,许渭是衷心感动的,“臣为君效命,不敢言累。”
呃...
这头倔驴的确是不知进退啊。
若让他去掌刑名或许能一展才学吧。
正当他想准备如何推脱许渭时,从内侍监而来的桓浩替他解了此围,并且带来了一个令人惊骇的消息。
“陛下,适才圣后娘娘将袁安交给了张廷尉审讯在北疆通敌一事,”
赵启微微皱眉,又看向方源。
方源笑道:“如此看来,圣后娘娘已为韦相柴公搭好了戏台,就等着韦相柴公两位了,只是廷尉府,张扬大人,这个戏台子倒是很坚固。”
桓浩自然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也颇为欣赏像方源这样的青年才俊,他当然不会在意方源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乱,人品又如何,只要有能力就够了。
在韦一行和柴端都还没有出现在戏台上,方源就能看出圣后将袁安丢去廷尉府的用意,这般年纪,这般能力,他都想要拉拢了。
这么一想,桓浩自然而然联想到方正南。
在这场四个多月的惊险战争中,方正南将夏侯真的不对死死抵挡在拒马关和锁阳关之外,对比东部战场节节败退,丢失数城,
如今更是导致双江之地百姓死伤无数,城郭破损严重,可以说大昭在双江经营数十年之功,在一朝之间毁于一旦。
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下,方正南的功劳便被凸显了出现。
现大将军之位空悬,方正南出身开国世家,祖上数代皆功勋卓著,其祖父还取过皇室公主,已是大将军人选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若他能与之交好,那岂不是?
桓浩望着方源有些想入非非。
方源觉得很是可怕。
赵启声音拔高,在桓浩耳边突兀响起,“桓公公,你以为眼下我们该当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