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无敌小昏君> 第2章 科举制的开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科举制的开端(2 / 3)

孟鸿却没有出列,而是看向了韦一行。

韦一行点了点头道:“陛下尚且年幼,国家亦处于茁壮之时,岂能专注重年齿较大之人,何况为国量才,又怎能有偏私。”

孟鸿这才出列应下,“臣明白了。”

赵启这次也没反驳,说道:“还是太傅思虑周全。”

接着,又就胡廣平定了西羌之乱一时开启朝议,在西羌之乱爆发初,赵启就向袁太后谏言了废羁縻设流官的策略,为此也制定了循序渐进的步骤。

不过就目前胡廣所为,赵启定下的第一步斩首,胡廣就没有做到。

当赵启此前听到韦一行念出其奏疏时,心中还是颇感失望的。

尤记得在石渠阁上和胡廣的君臣之谈,当时两人的执政方针也算大同小异。

但现在看来,在胡廣的眼中,君终究是弱于师的。

即便如此,赵启也不想就此放过。

于是朝堂上又掀起了一波争论,最后顾东明柳渊等人提议此事还需询问圣后,最终不了了之。

下朝之后,赵启本不打算留陈玄默等人商讨朝堂上的事情,不过他和荀绾却主动求见。

于是赵启屏退了许渭,反而叫上了桓浩。

石渠阁内室之中,“李春,给几位大人赐座。”

陈玄默和荀绾已来过几次,早已习惯小皇帝这恩宠之举,躬身谢恩。

桓浩以为赵启是因为朝堂上被韦一行和柴党新头领柴武联手之下,最后所定的三个决定都被韦一行否决有所不甘,

便道:“陛下,老奴看柴武还不清楚自己是如何位列九卿的,他竟敢在朝堂上公然违抗陛下,不如将其尽早除之。”

“呵呵,”

赵启抬手示意他坐下,说道:“柴武的确有些不识抬举,不过朕召见侯爷并非为了柴武,而是荀大人在朝堂上所提革新察举之制。”

桓浩眸子转动,思索顷刻后问道:“陛下的意思是,下次朝会还要再议?”

“非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