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的是地位问题,也就是尊卑有序的问题。
士农工商,农在士后,商更在末端,现在赵启却要让这些人都入住驿站,变相的将驿站变为了沿途的客栈,鱼龙混杂,这绝然不妥。
圣后没有继续问许广安。
刘然想了想才回答,“陛下此策的确高明,不过事社国家安危,圣后娘娘明鉴万里,老臣不敢妄下断言。”
如此风格,倒也极为附和这老狐狸。
圣后不意外,但还是觉得有些失望,她缓缓起身,走了出来望向顾东明,“大司农,你可有什么高见?”
顾东明眉眼低垂,正在沉思,听到圣后问话,也是不疾不徐的说道:“相国,慎候和许公之言都有道理。”
嗯?
顾东明也要学刘然说那滑头之言了?
“但不可否认,陛下之策的确能为国开源,”身为大司农,他最是清楚大昭如今之处境,他既掌管天下钱粮,若亏空无法弥补,首当其冲的还是他。
因之,当务之急是弥补亏空。
沉声说道:“臣刚才粗略算了算,在京都客居的商人就高达万人,这几日来,因为鹤云松筹建商会,更是与日俱增,再加上诸多学子,已逾八万之数,”
“若是在算上在京都城中务工的人,这个数字还是颇为恐怖的,也代表着陛下所言之策有可行之处。”
赵启闻言微惊,顾东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概说出一个数据来,足见其还是有能力的,不是那种只知贪墨的庸官。
圣后娘娘脸上露出几分喜色,问道:“如此说来,此策的确是能为国开源了。”
“是的,”
顾东明斟酌再三,说道:“相国所说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但陛下之策亦是不错的开源之道,”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顿下来,然后望向了赵启,躬身道:“陛下之圣明,臣等难及万一,请陛下明示。”
“大司农执掌天下钱粮,目光之长远令朕很是欣慰,”
赵启先赞叹了一句,众人恍然大悟,纵观皇帝陛下此前种种,又怎会忽略韦相说那些问题。
想到这里,刘然柳渊都不禁朝桓浩望去。
心想不愧是侍奉过先帝的,所观所思就是不一样。
桓浩双指拂过白眉,一脸高深莫测之色,唇角带着一弯笑意。
“军国机密,官员公文往来,这些固然是重重之重,”
赵启踱着步子,缓缓说道:“既然军国如此之重,那诸卿又为何要将之拿来和普通的仓储货运,书信传递混为一谈呢?”
顾东明眸放光芒,若看到了藏在云雾后的太阳。
“据朕所知,驿站除了军马之外,更多的是骡马,可大多数时候,军报公文都是用军马传递,那么这些空闲起来的牲畜,用来托运货物,”
赵启笑着说道:“用来传递书信,不是更能物尽其用吗?”
“至于你们担心的泄露问题,将二者分开便是,似上阳渝中天阙等地驿站,占地高大六七十亩,分一部分出来难道不行?”
“既然都划分出来了,就更不会存在许爱卿说的尊卑有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