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唐朝好日子> 第12章 村里有个姑娘叫雅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村里有个姑娘叫雅枝(1 / 1)

浴室里,兰陵王修两个泡进热水池子,侍女在边上摆了果酒杯子,悄悄的都退了出去。这浴室装潢的异常华丽,镶金嵌玉就不提了,满池子都是和田玉,这才真真是皇家气派!

兰陵倒了杯葡萄酒,递在王修嘴边,王修就着婆娘的手喝口,兰陵又将酒杯收回来,凑在嘴边喝了剩下的半杯。

“怎么样?那个稀奇古怪,见了有何说道?真是从那个世界过来的?!”到了这会儿,俩没羞没臊才转入正题。

王修笑笑,先点点头,然后咽了嘴里的酒,才开口说道:“见了,也算是个懂事的。哦,对了,衣服袖子里还有药,你,对你有些效用。”王修光着膀子,让婆娘命侍女将药拿来。

兰陵冲外边吩咐一声,侍女拿来一白色瓶子,贴了黄色纸贴,字小的,浴室里水汽蒸腾,勉勉强强认出几个白色字体“《复方丹参片》“,兰陵手拿着白色塑料瓶,轻声念道。

“复方丹参片。对你有效,准确的说,是对你们李家家族都有些效。当年你爹要是有这个,也能多活好几年。”

“这莫非是神药不成?”兰陵有些不信。

“你们家有家族病史,高血压,心脏病。尤其是高血压。你哥哥现在不是经常头晕脑胀,心慌心疼,这个药能缓解,如果每天都少量服用些,就基本能控制住,即使再发病也不会太痛苦。”王修自斟自饮,在边上解释。

“啊,那太好了。可就这一瓶,又能吃几天?”兰陵急了,攀上男人的肩膀,埋怨怎么不多要些。

“要多少?一车?那小子也没有啊!况且,还有保质期,三年!”说着,要过药瓶,仔细辨认,浴室里热气太浓,兰陵只得举了烛台。

“看看这个字,生产日期2017。有效期至2020。最多三年。”王修教育自己婆娘,“他给咱这药不是让吃的,是让咱寻些老中医,将这药方破解了,然后再做出来。”这下兰陵明白了,欢喜的,就在自家男人脸上亲了口。

“不过,你倒是可以吃些子,不然怎么知道效用呢?”王修挑挑眉毛,笑着拍拍婆娘的屁股。

——————

原来,今日一早,王修就带了家里的护院头领,也是家里的供奉,十六岁就跟着王修他爹在长安城纨绔群里扬名立万的保镖,诨名唤作二娘子的好汉,一人一马,就出了王家庄子,打马往赵村而去。

这王修家在长安城的东面,浐河附近,离长安城有二三十里,而他今日要去的赵村,却在沣河边上,也就是整好是濠河汇入沣河的那个交汇点。两地相距有六七十里。虽然是上午,天还不太热,俩人也不是很赶,不然赶了一身汗,到时连个换衣洗脸的地方都没有。身为唐朝顶尖勋贵,到哪儿都要注重身份仪容。

俩人顺濠河一路西行,路人三三两两都在议论赵村来的异能。路过上官家住的村子,顶头整撞见上官家的老管家。都认识,跟他家老爷去王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老管家老远瞧见王修,便上前问候:“侯爷去家歇歇?老相爷进宫陪皇上耍去了。就少爷在,进屋喝杯茶,歇歇脚。”说着,呵呵呵的笑。

“不了,老管家。还有事呢,不敢耽搁。”王修也呵呵笑着摆手。

“也是去那村?”老管家指指西边。

“嗯嗯。”王修点头,却问上官丫头怎么十好几天都没见。

老管家叹口气,脸有些苦:“麦收的时候要瞧热闹,淋了雨,病了几日。刚好些,少夫人又旧病复发,寻医问诊,伺候了几日。这不是老汉刚送出门,侯爷没遇见?”

“那怕是走差了路,我是沿濠河来的。”说完,在马上抱抱拳,道声别,领二娘子又向西而去。

上官家老管家冲王修二人挥挥手,呵呵笑着对身旁的家人道:“这下就安生了。”众人都是点头。

出了村,转过片树林,看见前面钉子路口边上有个凉亭,里面有个白发老婆婆摆了个凉茶摊子。亭子里也坐了几个路人在歇脚。王修跳下马,将马缰绳撩给二娘子,迈步进了凉亭,冲那买水的老婆婆行了个礼,才端起个竹筒做的杯子,打开盖,喝口,不凉不热,正好解渴。二娘子拴了马,也行了个礼,取水来喝。亭里几人知道来了官宦,都让让,避在一边。

“老婆婆,这里可是赵村?”王修坐在凉亭的横栏上,笑着问那买水的老婆婆。

那老婆婆斜眼瞅瞅王修跟二娘子,抽抽眼角,责问道:“看你倒像个官儿,也是要在俺村做响马?”好家伙,这老婆婆,一开口就把王修顶到了南墙!

王修被噎了个目瞪结舌,端着茶杯不知道说啥。这老婆婆,分明就是这村的把门……

王修苦笑笑,搁了杯子,从袖里摸出块小银锭,轻轻放在桌上,又冲老婆婆拱拱手,正要起步,却见那边村里几个小年轻说说笑笑嘻嘻哈哈往这边走来。

“二白嚯,你再给咱说说,先生是咋吩咐的?”众小年轻七嘴八舌都围着问。

“刚才俺没过门的姐夫不是都说了吗?谁让你小子来的晚?”那个叫二白嚯的又在埋怨。

“这能怪我吗?不是你姐夫昨儿多嘴,能被你爹抓了巡了半夜的村?”那人更是抱怨。

“就是就是,气得多嘴叔昨儿都要揍多事咧!”边上的人都是附和。

“就是欠揍!雅枝姐都跟他了,还这么不踏实!”几个小年轻没有不挫气的。

“废话!勇哥不在了,咱村就数多事了,俺姐不跟他跟谁?你!你!你!”二白嚯也气急了,点着几人的鼻子,“不识字就不说了。家里有多少钱?有多少地?你让俺姐跟你们讨饭啊!”

再看那几个小年轻,也都丧了气。然后二白嚯反过来又给他们打气。“先生要在村里盖宅子,立作坊,最后还要建村学。哥几个,俺听俺爹和几个长辈合计了,先生这是给咱们找事做咧!做好了,每月都有钱拿呢!你们几个现在就去十里八乡传话,凡是有手艺的,盖房的,烧窑的,木匠铁匠更是急需,钱给的多。多大锤那小子才跟了多嘴叔几天,现在一天都是五十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