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宣的价格是按照每石12元算的,而市场上,每石糙米的价格已经上了18元,周树茗自然愿意要粮食,他嘴角嗡动了一下,又闭了起来,有粮的才有言权,他心里明白,拱手告辞道:“这样的话,老夫就先运粮回去了,黄公子且待好消息吧。”
三言两语,他又说起了老夫,黄宣冷笑了一声,将几个匣子内的书收拢到一起,率先走出了门。
……
有个京城来的白痴公子,以市价的十倍收购珍本的消息以位面旅行的度从澉浦传扬开去,转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嘉兴府,海盐、平湖、海宁数县可谓中国的图书馆,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这样的消息更是被无数的人刻意放大了。
“知道吗?听说书价要涨了,有古籍的可要达了!”
……
“据说国民政府要建图书馆了,就是学洋人的那种,买书花的那个钱啊,可以买好几十万条枪。”
……
“好像洋人想从中国买古董,我老乡说看见了好几船了。”
……
黄宣却只能留3天的时间,从下午开始,就66续续的有人前来求见黄宣,他身边只有蒋益升一个人,根本挡不住这许多人潮,迫不得已只得找朱掌柜的帮忙,另一方面,虽然来的人很多,但大抵都是想要碰运气之流,甚至不乏捞一笔就走的野路子,朱家担心出事,想要请黄宣入城,他也不肯,就这样见了六七个小时的人,终于把所有的粮食和大半的银钱送了出去。
到得最后,还是几家商铺的老板财力雄厚,也不知他们从哪找来那么多珍本,黄宣自己是早就挑花了眼,只能机械的听从洛林的估价,艰难的又选出了5本,手上只剩百余个大洋可用。
敞开的仓库里传来打扫的沙沙声,黄宣又看了一眼蒋益升,这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依然穿着一声破旧的蓝布短衫,袖口上还仔细的打着补丁。
书已到手,黄宣就准备回家了,待到要走的时候,他突然有些遗憾未能好好的看看这个神奇的时代,只是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机会,洛林的传送机能太落后,想来刻意再来是不可能了。
“大叔。”黄宣将最后的银元都收拾好,又将书用黄绸缎小心的包裹好,这才整容对蒋益升道:“这两日麻烦您了,真是过意不去。”
蒋益升不知所措的搓着手,小声道:“黄公子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