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9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5(1 / 2)

怎么看,自己堂堂御史清流,居然被一个孩子耍了。

心里有不忿,却是无可奈何,只好假装这件事没有发生过,可是偶尔想起,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痛感。

尤其是都察院诸公们论起他上次巡按宁波诸府交口称赞,说他初临鄞县便查处了不法的主簿,为民伸张;这邓健心里怪怪的,说不上好坏。

好吧,这一次他生气了,真的生气了。

他最见不得有读书人这样的,所以在都察院坐堂的时候,便开始发表高论,这叶春秋要完啊,他要是敢乱发什么诗词,我邓健非要弹劾他不可,他不是官,可终究是一省解元,若是坏了心术,其罪不小。

都察院的御史们爱凑热闹,也是七嘴八舌,连案牍上的事都懒得理了,各有高论。

黄信听了邓健的议论很反感,自从叶春秋中了解元,黄信可是屡次三番在都察院里嚷嚷,这位春秋是自己同乡,而且还是近邻,两家是世交。现在你邓健吃饱了撑着,拆我的台吗?

黄信少不得要反驳他,邓健性子刚烈,你不反对他还好,一反对便恼了,每日到了院里当值,甫一坐下便开始阴阳怪气,这样的人也可以中举吗?吓,笑话啊。

又或者说,他难道要学唐伯虎吗?

唐伯虎是南直隶人,当初中的是南直隶的解元,当时也是才名冠绝江南,后来却因为风头太大,竟是牵涉到了科举弊案,于是朝廷下旨,不准他继续再考,而今依然还是白身。

用唐伯虎比叶春秋,这就等于是指着和尚骂秃驴,都察院里的诸公本来都各有看法,本来还讨论的很热烈,可是黄信发表了激烈的议论,反而就不好争论了,只是心里赞同或者反对。

足足等了好几日,也不见那什么太白集开售,这一日邓健和黄信恰好一起坐堂,他们都属于浙江巡道,邓健一到自己的案牍,便见清早书吏给自己奉的茶似乎有挪动过的痕迹,他目光立即深沉起来,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有刁民想害朕的节奏啊。

他轻轻地揭开茶盖,茶盖上似乎茶沫浓了一些,心里说,莫不是有人吐了吐沫吧。心里想着,目光便很深沉的朝隔桌的黄信看去,只见黄信正在另一边的案头上,用镇纸压着纸,提笔在写什么,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

邓健恼了,窸窣一口,便呸的一声吐了口痰去。

这口水正好的就落在了黄信的官靴上,黄信抬眸,惊诧地道:“邓御史为何辱我?”

平时都叫贤兄的,后来关系不好了,直接叫他官名。

邓健便怒气冲冲豁然而起,握着拳道:“就是辱你,被褥之人自有可恨之处。”

黄信也不是省油的灯,事实上,御史大多都是较为年轻的官员充任,都是青年俊杰,眼高于顶,黄信便怒气冲冲地提笔,直接朝邓建掷去。

这笔恰好落在邓健的身上,墨汁沾的他衣襟都黑了,邓健大叫一声:“来得好,正要找你。”二话不说,气势汹汹便要去厮打。

坐在里头公房里的乃是分管浙江的佥都御史张绍,作为年轻御史们的上官,性子还算醇和,虽然据说从前做御史的时候也是一个刺头,不过现在却渐渐修身养性了,一听到外头厮打起来,老脸一拉,忙是出来,果然看到二人厮打一起,书吏们在旁已经拉开了二人,气势汹汹的邓健乌纱帽都落了地,朝着黄信大吼:“你那同乡,小小年纪,就敢说什么男女之爱,奉化人能有一个好的吗?”

黄信怒目而视:“那又如何,你又不是解元,你中个解元看看。”

“我乃进士及第,会试名列十九,总比你这同进士出身要好,你也配在我面前耀武扬威。”

老好人的佥都御史张绍脸拉下来,他更惨,是赐同进士出身。

不过很为难啊,两个人都很不好招惹,据说黄信现在和吏部天官走得很近,也不晓得那王部堂和他到底是什么关系,总之有点让人摸不透。邓健是都察院里出了名的刺头,人不管天不收,惹得急了,他敢堵在都察院外头等你下值揍你的。

第一百八十四章:蓄势待发(第一更)

现今,各地都已经闹开了,和太白集合作的书商姓王,叫王方,在宁波也算是赫赫有名,他平时都是四平稳的,不过这次,他却在进行场豪赌,和太白诗社合作,确实有很大的意义,他下头有个印刷的小工坊,平时印的多是些股的时文,这时代,肯买书的人只有读书人,而读书人看闲书的少,心思放在股时文的上头却多,这和后世的生态差不多,般的都无人问津,真正去书店买书的,大多都是某些复习资料。

乡试之后,按照王方的预计,相当长的段时间内,自己作坊的生意只怕要冷淡了,毕竟考完了试,读书人也就没心思再买书了,这样清闲下来也不是办法,不过当他得知这次宁波府乡试大放异彩,终于还是动了心思。

足足中了九个举人啊,这可是破天荒的事,而最重要的是,居然连解元也花落宁波,得知这解元,还有另外三个举人都出自太白诗社,这太白诗社又想寻人合作印书,他没有多犹豫,便与陈蓉接洽了。

起初的时候,不过只是想帮着印些,应付未来段时间清闲的生意,可是了解得深入后,他突然转了性子。

这个时代,即便只是个小小商贾,也绝不是后人想的那样完全没有头脑或者是没有心思的,王方敏锐的现,这位小解元完全有文章可做。

与陈蓉谈妥之后,他便开始忙碌起来了。

这次不是小打小闹的,将要涉猎的,是王方从前从不敢想的大买卖。

他几乎马不停蹄的开始出没于浙江重要地府县,而后与书铺接洽,因为号称是解元公的文集,所以书商们似乎也颇有期待,也愿意付了定金请王方印刷拿货,不过陈蓉却让书铺都在门口挂了招牌,简明扼要的说明了太白诗社和解元公的关系,又列举了些诗社里重要的几个举人,并且表示新刊印的太白集除了编汇些精品的诗词和文章之外,小解元叶春秋将作词,嗯……****诗词……

本来突然冒出来了个十三岁的小解元,风头还没有过去,各地的读书人都在议论不休,而如今下子炸开了锅。

小解元的文章也在,嗯……似乎值得期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