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2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36(2 / 2)

待诏虽然工作很简单,不过是等候着皇帝的旨意,然后草拟一下敕命、诰命、昭命而已,只相当于类似于后世小秘书的职责,而且还是苦逼的专门给领导写讲稿的那种,可是任谁都知道,这样的人若是不出什么差错,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一飞冲天。

“不过明日在筳讲上,朱学士会当着天子和诸大人的面考校叶大人,叶大人也要做好准备才好。”

一听到考校,叶春秋便有一种原来如此的心情,自己还真以为那朱学士发了什么善心呢,原来还要考校啊,考校这东西,若是不限题材,天马行空,只要有心人不想让对方过关,有的是办法。

厚道的人完全可以问你四书五经的内容,让你轻松答题。

可若是不厚道的人,突然给你来一个坑爹的题,那可真要倒霉了。

叶春秋却还是精神一震,他很珍惜这一次机会,千辛万苦的考试,为的不就是鲤鱼跃龙门吗?

既然已经跃过了龙门,自己人生的道路还长得很,自然是力争上游才好,难道明明自己年纪轻轻,却非要说我特么的就喜欢懒散和悠闲,这种人……绝对神经病。

“多谢程书吏相告。”叶春秋作揖。

这程书吏便打了个哈哈告辞,叶春秋将他送出客栈门口,程书吏忙道:“请回,请回,大人折煞学生了。”

返身回到了客栈,叶春秋深吸一口气,既有些惊喜,又有些不安。

惊喜的是,摆在自己面前,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而不安的却是这个朱学士,只怕不会让自己轻易过关。

不过叶春秋的心态还算是挺有正能量的,既然要做一件事,固然是全力以赴去做,却不必在事前为此黯然伤神,或是凄凄切切,与其如此,不如早些用过饭之后好好睡一觉,筳讲一般是在辰时进行,这就意味着,卯时就需要先去翰林院点卯。

……………………

次日清早,叶春秋便早早起来,洗漱之后,练了一个时辰剑,而这个时候,天却还未亮,不见丝毫黎明曙光,他已匆匆换了官服启程了。

叶春秋是个‘怪人’,一个穿着官服,头顶乌纱帽的人,是绝不会在街面上招摇过市的,官老爷自然该坐轿子,所以虽然这个时间,许多官员开始当值,可在这清冷的街面,却绝不会有叶春秋这样装扮的人。

不过附近街坊,大多数人都已经对这个小官老爷习以为常,那些清早起来营生的小买卖人,此时对于这个小官老爷也算是面熟了,这小官老爷总是会在这清冷的街道上对人友善地点点头,有时碰到卖炊饼的,便索性拿了钱买个炊饼,他胃口出奇的好,一次买三人的份量。

明明是天上一般的人物,却好像落入了人间一样,这儿是外城,大多数人不过是平民,平时见到官老爷出行,即便没有打牌子或者有人敲铜锣,至少可该是一顶青花小轿,人坐在里头优哉游哉,即便有什么事要停下,多半身边也有个作伴的人到了轿子前听侯吩咐,官老爷是不会轻易出面与人打交道的,这叫官仪。

叶春秋就没有什么官仪,两世为人嘛,上辈子不是显贵,这辈子还特么的是乡下人进城,背叛自己从前的阶级固然能给自己带来优越感,可是某种程度,却也使他有种良心的不安。

第四百八十六章:各怀心思(第三更)

事实上,叶春秋喜欢这种市井的感觉,看着有人打孩子,看有人蹲在井边涤衣,看沿途的货郎叫卖,人间的百态,便是这一个个街坊的缩影,每一个可能不起眼的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只是这一个个故事,有的精彩,有的平淡如水。

进入了内城,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模样,这儿的防卫显然加强了,街面愈发的清冷,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烟,只有那一座座接踵比邻的豪宅广厦,每一座府邸似乎都精心的修缮,街道是青砖铺就的路,官靴踩在上头咯吱咯吱的,每一个门廊前都像是相互攀比一般,悬挂着各种的匾额和灯笼,侍郎刘、尚书周、冀州侯……

一个个不同的名字,代表着主人不同的身份,诉说着各自的显赫。

一路行来,经历着不同的事,叶春秋的心情有一种ri狗的感觉,一下子,他感悟着市井街坊的那种喧闹,体会着人生的百态,喜欢那种融入其中的感觉;可一下子,却又不禁对这些华宅的主人们生出一些倾慕,仿佛觉得,自己理应做他们这样的人,方能不枉来这世上一遭。

人性真是复杂啊,其实我最复杂了。

叶春秋已到了翰林院,因为是筳讲,所以许多人都已经穿着朝服来了,众人见了叶春秋,似乎早就得知了一些事。

他们的态度再不是从前那样冷漠了,大家如寻常的同僚一样小心谨慎地和叶春秋打着招呼,这便是读书人中的精英和寻常平头百姓的不同,他们做任何事,一丁点的举止,都会饱含着深意,就比如和叶春秋在今日碰了面,他们不会显得过于热情,因为这个少年翰林,虽然有上高枝的可能,可若是表现得过于热络,会给人一种逢迎拍马的坏印象,若是表现得太冷漠,又会怕为将来结下一个不好惹的敌人。

所以他们假装自己很平淡,保持着距离,却绝没有露出嫌恶之感。

都是套路啊。

叶春秋心里感叹,他突然有点怀念戴大宾和邓健了,戴大宾虽然心直口快,却总算保持着真性情,呃……邓大人也挺好的,除了运气不太好以外,话说回来,不知他的伤好了没有,也不知他在哪里养伤,有空是该去看看他。

叶春秋这样想着,到了卯房点卯,接着便随着翰林们一道往那崇文门去。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叶春秋已不再是个懵懂无知的小翰林,规规矩矩地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