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反而是叶春秋,却表现得一丁点大意都没有,他绝不相信朱学士会故意放水,他深吸一口气,未来自己的前途,可就决定在未来的一炷香时间了。
“还请大人出题,下官洗耳恭听。”
朱德海的目光朝着焦芳撇过去一眼,焦芳看到了他的眼神,这眼神之中带着无比的自信,甚至……可以说是志在必得。
焦芳捋须,冷眼旁观起来。
倒是朱厚照有些耐不住了,忙道:“是啊,是啊,快出题。”
朱德海慢悠悠地道:“叶春秋,你听说过建文帝吗?”
建文帝……
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建文帝是谁?建文帝乃是太祖洪武皇帝的嫡孙,洪武驾崩后,他是合法的继承人,不过很快,身在北方的燕王朱棣起兵反叛,发动了靖难之役,最后朱棣这个叔叔夺了建文帝的江山,所以这建文在这个时候是没有庙号,而只有年号的。
许多人都将其称为建文帝,却又没有承认他是合法的天子身份。
这自然是因为,历代的大明天子都是朱棣之后,他们本就是燕王朱棣靖难的既得利益者,假若文皇帝朱棣当初不靖难,怎么会有弘治先帝?就更别提现在的正德天子了。
这朱棣是朱厚照的老祖宗,也是朱厚照的偶像之一,毕竟他好武,而这个文皇帝的祖宗也同样是战功赫赫,是大明少有的马上皇帝。
朱厚照一听到建文帝,便不禁皱眉,朝廷对于建文的评价尚没有公论,怎么说呢,他毕竟是朱家的子孙,而且也确实算是合法的天子,你若不承认他,也说不过去,可若是承认,天子的面子又搁不住。
朱厚照万万料不到是这个问题。
而此时所有人的眼眸都不禁一愣,他们突然感受到了一股肃杀之气。
这朱学士哪里是放水,分明就是整人。
却见朱德海好整以暇地道:“叶春秋,老夫来问你,你饱读经史,学富五车,那么这建文该当如何评价?”
许多人的脸色都变了。
这绝对是个坑啊!
又或者说,这是十足的陷阱题,如何评价建文?
在官方上,对于建文已经盖棺定论了,至少文皇帝靖难之后,就已经让人主持修史,将这建文抹黑得一塌糊涂,大抵是说他如何听信了奸臣之言,如何残暴的对待宗室……
也就是说,在这朝堂上,是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叶春秋可以直接回答,建文乃是个暴君,篡位而得来了天下,轻信了小人,无耻不义。
这当然是官方的标准答案,看上去要回答也是轻松得很。
只是没有人会这样想。
甚至连朱厚照也皱起眉,他的心里突然生出了绝望,朱厚照曾经仔细研究过文皇帝的事迹,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建文的事也是一清二楚,他太清楚这个问题的难度了。
这个问题虽有一个官方答案,可是叶春秋若是敢用官方的标准答案来答,就必定会身败名裂。
第四百八十八章:往死里坑(第五更)
四位阁老,同时眼眸猛地张开,也统统感受到朱德海的险恶用心。
因为在官方的标准答案之后,还有一个不那么官方的答案,那就是建文帝才是真正的正统,而且为人还算不错,最重要的是,他身边的大臣并非是小人,绝大多数,反而都是很‘贤明’的人。
叶春秋是翰林,翰林乃是清流,清流是以敢言著称的,而弘治之后,大明的风气渐开,许多读书人对于建文帝多是以同情的态度,毕竟此人是以圣孙的名义克继大统,他在位之后,一改洪武皇帝对于读书人和士大夫的残暴,废除了许多洪武皇帝苛刻的律令,同时对于不少在洪武朝遭遇冤狱的读书人和大臣进行平反,他任用许多知名的鸿儒为官,十分仁厚,自然而然,现在的读书人大多对建文有着极大的好感。
也就是说,叶春秋这个翰林清流遇到了一个陷阱,若是他用官方的答案来回答,那么必然遭致舆论的非议,认为叶春秋为了做官而不知廉耻,睁眼说瞎话,讨好宫中,其心可诛。
这时代,一个大臣若是没有风骨,是会被人瞧不起的,何谓风骨?那便是有敢于揭发的勇气,天下人谁不知道,建文绝非是暴君,可是你叶春秋却为了抱宫中大腿,为了入宫待诏,而如此谄媚巴结,即便是你叶春秋借此做了翰林待诏又如何?从此之后,你在这里所说的话,将会成为你一生的污点,为人所鄙夷。
可若是叶春秋用不那么官方的答案来回答呢?若是建文仁厚,岂不正是否认了文皇帝吗?这文皇帝可是当今圣上的祖宗,没有文皇帝的靖难,朱厚照怎么做得了天子,你跑到崇文殿里,当着天子的面,跑去骂人家祖宗是个干掉了自己侄子的人渣,是独夫民贼,你试试看皇帝跟不跟你拼命。
这……是一个虽有许多种版本答案,却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回答,都可能让叶春秋陷入糟糕的境地,要嘛得罪天子,要嘛得罪整个士林,惹来无数的鄙夷和嘲讽。
崇文殿里,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肃杀之气,大家突然明白,这朱德海根本不是考校,而是在‘shā • rén’,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啊,何至于此人当着所有人的面,要对叶春秋痛下杀手。
叶春秋完了。
刘健心里唏嘘不已,连他都没想到朱德海会如此痛下杀手,堂堂翰林学士,非要将一个小翰林的前途毁之殆尽。
谢迁的脸上已经掠过了冷色,他暴怒了,你朱德海要考校就考校,为何要挖这样的陷阱?即便叶春秋有得罪你的地方,可你也不能把一个少年人往死里坑,不求你提携后进,可是你……
这样的人……可恨。
若不是在这样的场合,谢迁只怕已经暴跳如雷了。
李东阳低头,似乎是在思索着答案,如果是自己,该如何答题呢?李东阳素来以聪慧著称,可是现在,竟也只是苦笑,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回答。
焦芳本来对朱德海‘盲目’的自信还略略有些担心,可是现在,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叶春秋……别想入宫待诏了,即便当真能入宫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