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显然是个中高手,一面拿着钢叉叉着鱼,一面小心翼翼地在这烤的金黄的鱼上淋着盐巴,而他口里絮絮叨叨:“这个我很在行的,小时候啊,家贫,那时候我爹虽是世袭千户,可他娘的却没有实缺,就靠那么点儿都司发放的钱粮过日子,哎呀呀,往事不堪回首啊,现在细细想来,我记得幼时,我嘴也挺馋的,便自个儿到河里摸鱼……”
叶春秋只是听着,钱谦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就收不住,尤其是人追忆起往事来,最是教人无法接受的,因为这是他的往事,他会为这平淡的往事而流露出感慨和带入进喜怒哀乐的情绪,可对于没有经历的叶春秋来说,就显得索然无味了。
此时,邓健一瘸一拐地寻到了二人,不由道:“春秋,春秋,为何还未追上敌舰?”
叶春秋却是一脸古怪地看着他道:“为何要追上他们?”
“啊……”邓健愣了一下,气冲冲地瞪着叶春秋道:“不追上他们,难道咱们是来踏青郊游的?不是说好了一网打尽的吗?”
“对。”叶春秋点头道:“是一网打尽。只不过……没必要追上,邓大人,你可知道昨日为何我一定要陛下坐‘陈进号’回秦皇岛去吗?”
这一下,邓健和钱谦都不免露出了狐疑之色。
叶春秋却只是微微一笑,道:“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我们旗开得胜,趁此机会,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掉倭寇?”
“嗯?”邓健和钱谦都不免侧耳倾听起来,一脸的求知欲。
叶春秋道:“这一次,倭国的水师还有那些私商可谓是全军覆没,现在逃之夭夭的,不过是一群风声鹤唳的小鱼小虾罢了,我们死死咬住对方的首舰,并不追上,是要一路尾随。他们势必是要回倭岛的,而现在镇国府水师的补给依然完全可以支持我们继续航行,dàn • yào虽然耗费了一些,却还余下不少,咱们索性宜将剩勇追穷寇,那倭船逃之夭夭到了倭国的港口,咱们后脚就赶到,也让他们尝一尝倭寇劫掠大明东南沿岸的痛苦,这一次,给他们一个痛快。”
看着邓健和钱谦都是很认真的样子,叶春秋很有耐心地继续道:“这其一的好处在于,他们战败的消息一旦传回倭国,势必造成恐慌,何况现在的倭国,本就是诸侯林立,能调动倭国水师力量的人,一定是倭国的大人物,而他一旦战败,势必使倭国的内乱加剧,这就给了我们可趁之机,现在不要他们的命,更待何时?这其二嘛,咱们现在士气如虹,就给他们一点厉害瞧一瞧,哼哼,这是我临机一动的想法,觉得这个计划可行,这倭寇和私商,不知残害了我大明多少军民百姓,今日,也该让他们尝一尝苦头了。只是这样的事,怎么能带上陛下呢,于是我索性自作主张,将陛下甩开,嗯,当然,我们不得朝廷的旨意,当然不能去侵略倭国,可是我等受倭寇袭击,而今追讨倭寇总是可以的吧,这倭寇就算去了天边,咱们水师也要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对不对?”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给一个痛快
等叶春秋滔滔不绝地说完,钱谦和邓健一脸的目瞪口呆。
叶春秋偷换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他们所抱着的目的,当然是追袭逃窜的倭寇。
这显然是没有错的,倭寇不知曾祸害了多少的大明军民百姓,而今又敢袭击秦皇岛,实是十恶不赦啊,作为镇国公,他叶春秋怎么能让他们逍遥自在地逃了?
可是……真正只是追上歼灭了之吗?
倭人袭大明沿岸,一向推说是民间所为,而事实上,倭国的公卿们,只怕没有少受倭寇进贡的好处,否则这些倭寇,怎么能盘踞于两国之间,来往自如?
说句不好听的话,倭寇们就算是劫掠,难道会在荒岛中花销出去?这显然不可能,说到底,还是回到倭国去花费。
倭国上下,都可谓得到了倭寇的莫大好处。
而今日,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大明的倭寇之患,目标理应是倭国,否则永远都是治标不治本。
邓健和钱谦面面相觑,稍稍犹豫之后,钱谦将眼睛眯了起来,沉声道:“我突然明白了,有了这个名义,即便在倭国做了什么事,我们也可以……”
后头的话,他拉得很长,却是意味深长。
钱谦显得有些激动,眼中闪着精光,一脸振奋地继续道:“好,这一次,干了,反正跟着春秋总不会有错的。”
邓健反而是显得犹豫多了,道:“倭国虽与我大明交恶,可终究……”
“终究个什么,你还不明白吗?这是大买卖,大买卖……”钱谦激动地连眼睛都发红了,声音也变得高昂起来:“咱们得把他们曾经抢了咱们的都统统吐出来,是不是?我们只是要回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这也不是错吧。反正春秋就是这个意思了,哎呀,到时二一添作五,见者有份,老邓啊,你怎的就这样的死脑筋?难怪这样的穷了。”
邓健顿时瞪大了眼睛,凛然道:“我不穷。”
钱谦一下子哑然了,古怪地盯着邓健道:“你既然不穷,干嘛还向我借钱?还钱来。”
邓健顿时没了底气,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叶春秋见他们斗口,反而做了和事老:“别听钱谦胡说,我们是去恩威并施的,可是血债终究要血偿才好。”
虽然有点意见不合,但最终还是小数服从了多数,而叶春秋身在‘秦皇号’领着头,带着浩浩荡荡的舰队,尾衔着前头疯狂逃窜的倭寇一路南行。
起先逃窜的倭船有百艘之多,只是有的船快,有的慢一些,慢的倭船很快便被后头的佛朗机舰追上,而后一顿炮轰,连人带船,便俱都葬身鱼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