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大家也深知责任重大,所以没有人敢掉以轻心,每一个人都卧在壕沟里,屏息不言,悄然等待。
……………
轰隆隆……轰隆隆……
刺耳而沉重的声音仿佛在震动着整个大地,如滔滔江水一般的铁骑遮云蔽日,浩浩荡荡地抵达了最前线。
无数的鞑靼人远远眺望着远处的壕沟,眼中杀气毕露,而他们目力所及,不过是一片模糊胡的影子。
紧接着,大济农齐特尔便带着数十个金卫来到此处,所有鞑靼人用崇敬的目光看向齐特尔,乌压压的骑队自动分开了一条道路,齐特尔所过之处,每一个人都不禁坐在马上弯腰欠身。
在鞑靼人心目中,齐特尔不只是黄金家族中的一员,是大汗的儿子,更是草原上少有的勇士,他曾亲自与虎狼搏斗,曾在节庆时打败数个勇士,他臂力惊人,箭无虚发。
若非他的母亲身份低微,齐特尔简直就是汗位不二的人选。
齐特尔在曙光之下,肤色显得古铜,他扎着两个辫子,身上没有穿戴太多的铠甲,这是他的风格,他深信自己有苍天护佑,那沉重的铠甲只会给自己带来掣肘。
所有人都看着他,而齐特尔接下来要做的事,可谓是简单而直接,鞑靼人作战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骑射,而在这里,显然骑射是无用的,这些汉人利用壕沟,将身子蜷缩在沙袋后,这能大量地减轻远程武器的伤害。
不过鞑靼人还有一种更加直接的战法,那就是凭借着他们的战马以及他们人数上的优势,直接冲入汉军的阵中,只要冲进去,借助着战马,他们就必胜无疑。
齐特尔深吸一口气,他自自己的箭袋之中抽出了一枚羽箭,接着双手执箭,咔擦一声,这箭矢便应声而断。
在众目睽睽之下,齐特尔发出厉吼:“后退一步,犹如此箭!”
这是鞑靼人最简单有效的动员,谁也不许后退,后退即死!
无数人顿时爆发出震天的声音:“杀!”
于是霎时间,所有人的血液都沸腾了,齐特尔扑哧扑哧地喘着粗气,身上luo露出来的肌肉爆出青筋,他将断箭抛掷在地,随即抽出了腰间的长刀,呼喝一声,座下的战马开始徐徐向前。
骑队又轰隆隆地开始徐步缓行。
慢慢的,齐特尔的马开始小步奔跑。
轰隆隆……轰隆隆……身后洪流一般的鞑靼铁骑亦开始小步奔跑,无数刀剑出鞘的声音,哗啦啦的响彻一片,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是杀气腾腾,他们没有再发出怒吼,而是死死地盯紧前方,牵动着战马,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齐特尔座下战马的步伐。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曾在草原上历经过生死,在他们的心目,鞑靼人都是草原上的无数危难锻炼出来得勇士,那胆怯弱小的汉人从来就不是他们的对手,即使再多的汉人,他们都无所畏惧。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得心应手
轰隆隆……轰隆隆……
铁蹄飞扬,人与马汇聚而成的洪流终于开始急速地奔跑起来。
齐特尔置身最前,眼眸直直地看着前方,手上紧紧地持着长刀,他的身躯则是随着战马的起伏而起伏,而身后的四万精锐铁骑,一窝蜂地随着他排起了密集的冲锋队形。
他们早已经经历过许多的磨练,可谓是身经百战,对于眼前可笑的‘障碍’,自然是不屑于顾。
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关墙,而是草原,他们从来都自诩自己是草原上的王者。
于是,在这严寒里,这浩浩荡荡的铁骑踏破了枯草,万千的马蹄印记甩在了他们的身后,他们一个个目光赤红,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将壕沟里的汉军放在眼里,他们的目光只是远远地眺望,看向那壕沟后,那一座用许多帐篷和许多砖石结构建筑起来的‘城市’。
在那里,有无数的女人,有堆积如山的财富,有数之不尽的珍宝。
这才是他们的目标,只要冲过去,冲过这个壕沟组成的障碍,那么,一切都唾手可得。
只是想一想,便令他们禁不住热血沸腾起来,而这时,齐特尔振臂一呼:“杀!”
“杀!”
喊杀声冲破了云霄,无数人发出了巨大的怒吼,而很快,这声音便被无数的铁蹄所掩过。
大地在颤抖,以至于壕沟里不少泥水簌簌的而下,让人灰头土脸。
趴在壕沟里的生员,是最能感受这样的威势的,宛如地崩一般,连身体都随之在抖动。
可是每一个人都依旧脸无表情,依旧没有显露出半点畏色,依旧没有动弹半分。
作为镇国新军,他们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操练过这样的战斗,他们不厌其烦地打熬着身体,练习着步枪,他们为自己能够在新军而自豪,故此绝不后退。
可是自壕沟中向上眺望那杀将而来数万铁骑,那宛如一片乌云遮掩而来的场景,即使脸上神色依旧,可事实上还是让人不免觉得心惊肉跳。
此时,肃然着脸色得王守仁放下了望远镜,他显得很冷静,不为外界的喊杀所干扰,只是纷纷道:“下令,炮击。”
“炮击……”
于是,竹哨响起,炮兵的占地在后退,数十个炮台,足足七十余门火炮,折中炮管狭长,里头划了膛线的火炮射程在这个时代也算惊人,又因为材料学的突飞猛进,导致他们的炮弹当量越来越大,一枚炮弹,已经敢装四五斤药量了。
炮兵是新军最新的兵种,因为舰船需要火炮,并且许多火炮在舰船上得以验证之后,这就使得新军配备火炮起来,十分的迅速。
此时此刻,炮兵早已装填好了炮弹,并且进行了校准,那一门门黝黑的长管火炮高高抬起,形成仰角,所有的炮兵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操练,因而也得心应手。
在得到命令之后,安静已久的炮兵们终于有了动作。
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