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查过这捷报,问题倒是没有,只是上头的内容,却是越看越吓人,实在是耸人听闻啊,放眼过去,尽都是全歼之类的字眼,触目惊心啊。
噢,还有杀贼数万之类。
要知道,在过去的经验里,大明和鞑靼人的作战,歼敌过万,其实是极小概率的事,能击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即便是文皇帝横扫大漠的时候,能杀个几百上千人,都算是一次大捷。
这倒不是明军不给力,实在是在大漠中作战,鞑靼人是那里的地头蛇,可谓是来去自如,一旦现情况不对,转身就走,谁还追得上?
鞑靼人的作战,一向灵活得很,他们是游骑,又不是冲锋陷阵的重骑兵!
这样一想,就越觉得匪夷所思了。
可是无论如何,他还是得通报,于是这通政使大人不敢耽误,连忙唤了一个宦官来,火将捷报入禀宫中。
………………
此时,朱载垚就在暖阁里,他的心里是沉甸甸的,亚父的身亡,亲生父亲正在危难之中,他的心又怎么舒服?
每每想到那关外的厄运,还要即将极有可能面对的许多问题,就更如乌云压顶一般,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不是自己的父皇,他深知到了这个时候,自己身上肩负着许多责任,他不能逃避,所以即便是小小年纪,什么都不懂,却都将内阁大学士叫到了身边来,一份份地批阅奏疏。
这样既可以防止自己出现错误,也可以从中学习。
几个内阁大学士,其实也在心不在焉,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却都憋着,一副不为外界干扰的样子。
他们是百官之,是这天下的主心骨,若是连他们都慌乱得不成样子,这天下,怕早就乱套了。
所以,他们无论心里怎样想的,也得要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就在这时,有宦官急匆匆地进来拜倒道:“禀太子殿下,青龙有奏报。”
一下子,所有人都抬眸,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若是仔细而看,更会现他们脸上的肌肉都是紧绷着的。
奏报来了……
是青龙的……
终于还是来了啊。
该来的总会来,谁都躲不过,陛下就在青龙,现在突然来了消息,莫非是……
朱载垚几乎不忍心去看,若是这个时候,再有什么噩耗,他已不知自己还能不能承受了。
王华和谢迁等人,也已心乱如麻,都忍不住在心里打起了小鼓。
李东阳借故挑了挑眉,可是心里,却颇有几分期待。
若是陛下的噩耗传来,那么接下来……
想到这里,李东阳抬眼,看了伺候在朱载垚身边的刘瑾一眼。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欺君罔上
触及到李东阳的视线,只一瞬间,刘瑾便故意将目光撇开,他厌恶李东阳,讨厌他这种老谋深算的样子,可是他心里也是绝望的,因为他竟现,终是他在许多人的眼里是怎么的奸狡,可他竟躲不开李东阳的魔掌。
“拿来吧。”朱载垚终于还是定了定神,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想躲,可躲得过去吗?
当刘瑾接过了奏报,送到了朱载垚面前,朱载垚打开,而后……
朱载垚整个人都僵直了。
“殿下……殿下……”
朱载垚的反应的确是不对劲的,王华显得有些担心,忍不住轻唤了几声。
可是朱载垚依旧是坐着不动,犹如石化。
完了……
许多人的心里下意识地生出了绝望,看来连陛下,怕也无法幸免于难了。
就算之前早有心理准备,可现在当真正面对噩耗的时候,大家又怎么能好受?
唯有李东阳,不经意之间,唇边勾起了一许笑意,这抹笑只是一闪即逝,随即又变成了痛不欲生的样子。
半响后,终于,朱载垚愣愣地将急奏放下,一脸茫然地看着几个师傅。
“殿下,到底所奏何事?”谢迁虽是心里也已有了答案,可还是忍不住急促着问着。
朱载垚则是呆呆地道:“里面说……说大捷,镇国新军全歼鞑靼铁骑,镇国公率军在镇口杀胡五万之众,威慑大漠,鞑靼军,溃败了。”
安静了。
暖阁了里异常的安静。
这个消息,显然是常人所无法消受的。
想当初,那令人痛入心扉的溃败消息,大家已经接受了,可怎么可能又来了一场大捷呢?
难道是恶作剧?这不对啊,谁敢在这个时候玩这样的恶作剧?
是真的?不,不,怎么可能是真的呢?即便报一个消息来说击败了鞑靼人,杀贼三千,鞑靼望风而逃,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可是结合此前的溃败,现在却突然反转,居然还说杀胡五万?这要人怎么接受?
五万啊,这是什么概念?任何谎报军功之人,也不敢拿出这样膛目结舌的数目啊!何况镇国府新军,只不过堪堪万人而已,怎么歼贼五万?
笑话,这就是笑话啊。
只有……李东阳的脸色却已变了。
不,这……一定不可能。
假若真有捷报来,岂不是说他欺君罔上?这怎么可能?虽说他没有真的亲眼看着叶春秋死,可那样的境地下,怎么能胜得了鞑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