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天而降一般到了他的面前。
午门守备呆住了,只愣愣地站在原地,一下子哑声了。
朱厚照打马上前,提着马鞭,轻轻拍了拍他的脸:“你这家伙,倒是比朕还大胆,居然这样和朕说话?有种!朕就喜欢你这样的人,明儿自己去辽阳报到吧,朕升你做辽阳游击将军。”
“……”
朱厚照说着,已是率先策马,带着呼啦啦的骑队,直接入宫去了。
只留下那回神过来的守备,看着那已经奔驰而去的背影,不禁哭笑不得起来。
辽阳,那可是辽东啊,卧槽,辽东啊,那鸟不生蛋,天寒地冻的地方,自己是禁卫官,禁卫官去做了游击,表面上是升官了,可实际上……
他心里一阵痛,可下一刻,猛地意识到,自己真的没有眼花,是陛下,真是陛下。
他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拜倒在地,嚎叫道:“卑下万死啊。”
只是可惜,朱厚照已经听不见他的话了,早已扬长而去。
宫中骑马,一般人是不敢的,可是朱厚照是异类,所以其他的禁卫入了宫门之后,便乖乖下马,朱厚照却是自顾自地策马前行,叶春秋本也想下马,被朱厚照呵斥道:“乖乖骑马跟上来。”
叶春秋无可奈何,索性也就没什么忌讳了。
君臣二人,在这宫中策马行走,沿途的太监和禁卫都是吓了一跳,敢在宫里骑马的人,屈指可数,所以虽然知道这是无法无天的行为,却没有人敢去阻拦,等他们凑上去,近了一些,看到了这二人的真容,却都吓尿了。
要知道,太监是最迷信的,毕竟这一辈子断子绝孙,所以总是不免要寄托下一辈子多子多福,此时看到这两个骑影,真真是跪了,眼泪啪嗒,只是朝着二骑的方向疯狂磕头,口里喃喃念叨:“陛下成仙了啊,镇国公也位列仙班了,万岁,万岁,万岁……”
等转眼到了暖阁,终于在玉阶前下马,这里有许多禁卫和宦官、女官,想来暖阁里正有人在议事。
他们瞅见叶春秋和朱厚照来,竟都像是被钉子钉在地上一样,一丝不动。连行礼都忘了,更被说会有人有气力进去暖阁禀报了。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惊喜,还是惊吓
此时,在暖阁里,储君和臣子们已经乱成了如热锅里的蚂蚁。
李东阳足智多谋,他的分析想必是对的。
假若真是巴图蒙克的阴谋,就意味着陛下已经完了。
朱载早早就被确定了太子的地位,虽有兄弟,却并没有经历过皇家的阴谋,正因为如此,他对自己的父皇,可是很有感情的,先是亚父死了,接着父皇凶多吉少,早已悲从心起,心里痛到了极点。
他虽是年少,可是他更清楚的是,鞑靼人既然灭了青龙,就必定会乘胜追击,接下来,应该就是奔着山海关而来了,甚至在破了空虚的山海关之后,就要朝着京师来了。
这……可是祖宗们的江山社稷啊。
一念至此,朱载就有一种山雨欲来之感,心里又是悲痛,又是无措。
杨一清等人,自然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此时也在想着办法,李东阳则是这些人里最淡定的。
此时,李东阳正色道:“此时此刻,殿下,稳住人心是最为要紧的,一方面,是要拿住那报捷之人,严刑拷打,另一方面,老臣建议,为了稳住人心,显示朝廷赏罚分明,理应拿叶春秋治罪,这叶春秋虽死,可是也不能这样不了了之,唯有让人知道,朝廷对祸首绝不姑息,方能使四方军民百姓同仇敌忾,愿为陛下效命啊。若是赏罚不明,百姓们深恨叶春秋所惹来的灾祸,可是这叶春秋虽死,却得不到应有的问责,朝廷拿什么给天下军民交代。”
“还有陛下,陛下现在生死未卜,这难道不是叶春秋的错吗?若不是叶春秋执意要出关,若不是因为他一意孤行,事情怎么会到这个地步啊,恳请殿下做主,先行抄没了叶家,再发出诏书安抚四方军民,若咱们明君臣同德,军民同心,何愁鞑靼之患。”
他的话,朱载是一句都不想听,也听不进去。
可是李东阳却是不在乎,因为对他来说,这只是开胃菜而已,自己只是一步步地放上自己的筹码,他当然知道,现在自己的建议,太子肯定是不会恩准的,那么接下来,就是生员们闹,就是百官们口诛笔伐,迟早有一天,这年幼的太子,还是会顶不住压力,不得不应下的。
李东阳刻意地看了王华一眼,王华显然也已经因他所说的可能,而痛心疾首起来。
李东阳的眼中闪过几许嘲弄,心里觉得好笑,一旦叶春秋被治罪,你王华跨台,也就不远了,哪有女婿犯了大罪,泰山不会遭受波及和株连的?你现在还有心思为叶春秋为叶家难过,还不如好好担心一下自己吧!
接下来,他要利用的,就是天下人的滔天怒火,对死去的叶春秋,对王华,对叶景,对叶春秋的那些余孽,来一个大清算,趁此机会将他们连根拔起,到了那时候,天子年幼,少不更事,自己便能顺理成章地重新握住了首辅的权柄。
内有刘瑾被自己要挟,下有无数反商的生员为自己鼓气,那就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若是太子对自己不满,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