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
叶春秋道:“你不想说,那我就代你说罢了,他们现在所纠缠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一件,是我灭了大明所谓的藩国,这是大逆不道,是不是?虽然这藩国早就百八十年没来进贡过,也没把朝廷当一事,可是他们非要这样说,谁能拿他们有什么办法?”
“这其二,不就是说我叶春秋要做曹操吗?那就让他们说吧,我也堵不住他们的嘴,我是不是曹操,陛下心里清楚,我自己心里更清楚,还由不得他们来评判,是非曲直,也轮不到他们来多事,这一套,对别人可以,对我叶春秋,却是不成。”
这下子,蒋冕也明白了,这叶春秋是油盐不进啊,倒是让蒋冕心里有气也无处来,只得道:“公爷既然不惧人言,老夫还能说什么,既然公爷决心已下,老夫也就无话可说了,公爷,有些事,却是不可这样莽撞的。”
显然,叶春秋今儿的耐性又给触及了底线了,他是早被这些人恶心坏了,冷冷地道:“若是我非要莽撞,非要不撞南墙不头呢?”
蒋冕自成为内大学士,心态自也是倨傲一些,见叶春秋没了好脸色,他脸上也冰冷了下来:“既然如此,那么就走着看吧。”
“好。”叶春秋在这时反倒勾起了一抹笑意,嘲弄地道:“那就走着看。”
蒋冕的心里可谓是满腔的失望,他以为叶春秋捅了大娄子,终究还会有一些害怕,会想着息事宁人的,可谁曾想到,人家压根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还傲慢得很。
他想了想,觉得不可能再说服叶春秋,也就长身而起道:“公爷,老夫告辞。”
叶春秋显然也不再客气,接着道:“不送。”
蒋冕便站了起来,走了两步,突然又驻足,眸道:“公爷,历来不惧人言者,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是吗?”叶春秋想了想,用四个字答他:“拭目以待。”8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大逆不道
见叶春秋前,蒋冕还带着几分希望的,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蒋冕没有真正跟叶春秋打过交道,完全不了解叶春秋性情,将事情想得太理所当然了。笔趣阁
从叶家出来后,蒋冕很恼火,可偏偏又无计可施。
对于蒋冕来说,叶春秋不出来说一些转圜的话,怎么压得住生员们的怒火?
可是叶春秋确实是一丁点都不在乎,这位镇国公,显然是铁了心,是不把这些读书人放在眼里了。
叶春秋此番回来,除了是来见朱厚照的,另一方面,却是准备将京师的研究院,彻底地搬去青龙。
这研究院的许多人员,都需要安置,一些不肯出关的人,也要给予一定劝说,优惠肯定是不少的,许多研究员,除了研究,还有一些教学的工作,他们大多都有一些学生,这些人,都是宝贵的财富,为了说动,可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的。
当然,有叶春秋出面,待遇方面都不成问题,这些研究员,肯去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只有少部分人,多少有些不肯。
这就需要叶春秋亲自去说动了,优厚的待遇,还有镇国公对他们的其他支持,生活上的照顾和补助,这都需要花费时间。
叶春秋在新建的镇国府附近,专门兴建了研究院的大楼,而在研究院有一定分量的研究员,也都在附近为他们营造了宅子,甚至叶春秋希望在镇国府推出一个全新的官制。
这个制度可以参照官员,即研究员设立一个级别的体系,到了什么级别,待遇可以与官员的体系作为参照。
譬如院士参照小内阁的学士,下头再设立侍讲、侍读、编撰、编修之类。
这也是为了挽留研究员的一个构想,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官职,就相当于是确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拥有了头衔,才是真正的得到敬重,可以使他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送走了蒋冕,叶春秋便动身往镇国府去了一趟,见了一些重要的研究员,至于设备,倒是不必搬去,在关外,叶春秋已经在研究院里命人采购和督造了一批更好的设备,研究院里的学生也可以出关,给予他们一定上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