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94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46(1 / 2)

地步,弄出一个假的皇帝来。

可是他们现在才是明白了,自己还是低估了叶春秋,低估了这个家伙的胆子啊。

“镇国公,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你居然敢假传圣旨?”说话的是随来的礼部员外郎赵健,赵健怒了,原来一切都是幌子,你叶春秋,十恶不赦啊。

叶春秋很平静,不急不忙地道:“对诸位保密,不过是为了防止消息外泄罢了,这关乎的是军机大事,当然不容懈怠。不过想必诸位也是明白,而今到了这个地步,除了同舟共济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两日之后,相信鞑靼人的大队人马就会赶到这里,诸位只要在此,一旦大获全胜,就会少不了你们的功劳。”

“功劳?嘿嘿,也不尽然吧,公爷将我们带到这死地来,哪里有什么功劳,只怕丢上性命的可能要大一些吧。”

叶春秋却是不理他们,只是自顾自地继续道:“话我已说明白了,若是诸位想要走,我会叫人寻上几匹马给你们,你们自求多福吧。”

这几个人却是面面相觑,都从其他人的眼里看到了复杂的情绪!

让他们自己走?他们这几个人,都手无寸铁是,这附近潜藏着不知多少的鞑靼斥候呢,让他们脱离大队离开,这不是送死吗?

于是,几个人不做声了。

看着他们的脸色,叶春秋像是早有准备,便道:“若是不走,那么就全力以赴吧,没错,我就是要破釜沉舟,要在这里,不是新军将鞑靼人的骨头敲断,就是他们将我们尽数杀死在这里,至于其他的事,我已顾不得了,你们好自为之。”

叶春秋说罢,便命人将他们请了出去。

到了傍晚时候,叶春秋走出大营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工事已经大抵有了眉目,无数的壕沟相连一起,所有的大车,全部放置在了阵地之前,这起到了一定缓冲铁骑冲击的效果,不只是如此,在这附近,工兵们已经开始埋设地雷,地上也开始洒满了地钉,炮兵的阵地也搭建了起来,在阵地的后方,无数的壕沟交错一起,宛如蛛网。

许多的沙土,叠在壕沟之前,而后进行了夯实。

叶春秋望着远处的天际,微微愣神,那火烧云一般的霞光洒落在他的脸上,他微微眯起了眼睛,轻轻地抿起嘴,想到那几个大臣对他欺君罔上罪责的嚣叫,叶春秋最终摇了摇头,他只想做自己的事,即便不为人所理解。

而那些从不问叶春秋要做什么,又有什么意图的新军生员们,而今依然还在埋头布置着阵地,却使叶春秋心里一暖。

至少,自己在这个世界,不是孤单的。

………………

在青龙城里,这几日依旧在关注着战事的事,对于战争的关注,这儿比任何时候都要热切。

而这时,这里却是出现了十几个不速之客,他们衣衫褴褛,打北边而来,一副疲倦的样子,在客店打了个尖,这些人沐浴一番,方才到了下头喝茶。

有两个人坐在桌上,一个正是刘瑾,另一个则是李东阳。

刘瑾显得有些担心,而李东阳呢,却是怡然自若。

“这个时候,只怕已经开战了。”李东阳呵呵一笑,随即又道:“这新军啊,必然要全军覆没的,而叶春秋,怕是要完蛋了,刘公公,说句实在话,你在宫里,虽然伴驾,可是日子也未必就舒坦把,你想想看,你是看着陛下长大的,可是结果呢?哎,有些话,老夫是欲言又止啊,真不知该如何说是好,这陛下的眼里就只有叶春秋,哪里会有你刘瑾呢?”

:。:

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退,还是不退?

这场豪赌,赌的是所有人的性命,虽是大家早就练就了一颗坚定的心,可在内心深处,说是一点不担忧是假的。

现在战争终于打响了,而看着鞑靼人一个个倒下,怎么不令大家松一口气。

不过在叶春秋身后的这群军官里,有一个人显然比其他人更要谨慎一些……

此时,王守仁对叶春秋道:“新军的补给,什么时候能够送到?这样的消耗法,怕也坚持不了几天。”

叶春秋看了王守仁一眼,自信满满地道:“今夜就会有船队到达,这倒是不必担心,他们早就出海了,这儿风平浪静,不会节外生枝。”

正说着,突然有军官急匆匆地来道:“鞑靼人打退了,不过……不过……岛津大雄带队冲锋了……”

“……”叶春秋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冲锋?

你特么的是逗我吗?阵地就在这里,以逸待劳的,你特么的冲锋做什么?你特么的远战就可以和敌人决一死战,你特么的还提着武器冲上去?

王守仁却显得很淡定,道:“公爷,我已准备了第三大队,迅速补充,传令,第三大队接手倭国新军大队阵地,不必急着开火,让医疗队准备收治伤员,炮营暂时歇火。”

猛地……叶春秋一下子明白了。

他一开始,还以为王守仁将第三大队充作后备队,是因为要防范倭人,毕竟倭人未必就靠得住。

可是现在,他陡然知道王守仁的深谋远虑了,特么的,原来这一切,就是为了防备出现这样的情况。

明白了,全明白了,醍醐灌顶啊。

想得够深,想得够远,还是这位大舅哥最是靠谱!

王守仁像是看出了叶春秋似的,叹了口气道:“倭国新军就是这样的,许多次操演,他们都是性起了,便开始冲锋,好在我有所防备,只要阵地还在,倒也无妨。”

叶春秋像是吃了苍蝇一样,忍不住道:“他们经常这样吗?为何管不住?”

王守仁想了想,才道:“岛津说这是他们的传统。”

叶春秋一时无语,呃,这个传统真特别!

………………

就如那向叶春秋所通报的军官说的那样,无数的倭兵纷纷拔出了腰间的倭刀,斗志激昂地往前冲去。

能加入新军的倭人,无一不是倭人的武士家庭,这些人自幼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他们都有家传的宝刀在身,岛津大雄一声大吼,已嗷嗷叫地率先越出了战壕,接着其他的倭人,甚至连机枪兵,也纷纷拔刀而起,一齐发出了怒吼,无数的人影朝着那人仰马翻的阵地,便是一阵冲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