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庶子风流> 分节阅读 94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47(2 / 2)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这本是过秦论中的一句话,可是这一句话,却正合了此时此刻这一场大捷的意义。

王华等人也终于是回过神来,同样的欢天喜地,却没有人在乎李东阳,虽然有人心里唏嘘,可终究是被这天大的喜悦所掩盖,于是众人纷纷拜倒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那刘瑾更是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忍不住抬眼看了叶春秋一眼,满是感激。

若是没有叶春秋为他开脱,自己怕是非要死得不能再死了。

他很清楚,现在李东阳的下场,本该也是自己的下场,好不容易死里逃生,此时只剩下了后怕,却也有感激,真正的救命之恩啊,这辈子当牛做马,也难报答万一,再说,面对叶春秋这种神人,他往后不带着感激,难不成还敢跟叶春秋作对?

刘瑾的心里心花怒放起来,也跟着喊了一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可是眼睛,却是滴溜溜地看向叶春秋。

从此往后,自己对这叶春秋,非要死心塌地不可了。

叶春秋对于刘瑾投来的感激,依旧是不露声色。他救刘瑾,倒并不是因为刘瑾与自己有什么私情。只不过是因为他很清楚,刘瑾的出现,不在于刘瑾本身,而在于陛下的性格,就算死了一个刘瑾,很快就会有一个新的刘瑾取而代之,现在这个刘瑾虽然有很多坏处,可至少他是可控的,毕竟他对陛下还有感情,而自己已经摸清了这个刘瑾的路数,所以,现在的刘瑾已经被驯服了,他的危害反而不大。

假若又一个新的刘瑾出现,就如历史上,朱厚照曾经宠幸过的钱宁和江彬这样的人,危害可就不小了。

既然如此,那么不妨留着他,还能收获他的感激,叶春秋已经十分了解刘瑾了,知道此人不过是因为贪生怕死,这才犯下这个大错而已,太监怕死,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叶春秋倒不求刘瑾死心塌地,或者为这个朝廷能做出什么贡献,可至少,即便是害人,那也可以保证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叶春秋看得很清,历来的所谓权奸,本质在天子,而不是在刘瑾这样的人身上。

朱厚照是个爽直的人,虽是李东阳的确让他伤心了一下,可毕竟这大捷的分量更重一些。

此时,朱厚照受着大家的恭维,却还是眉飞色舞地道:“此次,居功者乃是春秋,你们恭贺朕做什么?朕是惭愧得很啊,虽是出了关,却也没有尽什么力,等下一次,等朕真正立了大功……”

这下子,众人的脸色又变了。

你还想有下次?这一次就已经够大家吓个半死了呢!

不过现在,天王老子最大,至少暂时大家是放下心来了,大家是真正怕了朱厚照了,这位是真正的大爷啊,谁也招惹不起,索性就当没有听见。

朱厚照像是没看出大家刚才的脸色似的,欣喜地继续道:“哈,等朕真正立了大功,你们再恭喜不迟,朕现在倒要恭喜春秋!”

说到这里,朱厚照炯炯有神的眼睛深深地看着叶春秋,随即道:“春秋,今儿大家都在,朕是个爽快人,你一举解决了大明百年的顽疾,朕有功便赏,有过便罚,赏罚分明,你自己来说,你想要什么赏赐?”

众人都是看着叶春秋,倒是王华警惕起来了。

陛下居然毫不犹豫的将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了叶春秋?这似乎不是好征兆啊,毕竟叶春秋已是位极人臣了,可谓是赏无可赏,虽然陛下这个人,与其他天子不同,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叶春秋沉吟了一下,却是道:“臣弟不敢要赏赐,臣弟已与天子和宗室休戚与共,卫国即是保家,这是应有之义。”

这话令王华放心了。

这家伙虽然立了天大的功劳,到这时候,居然还晓得如此谦虚谨慎,不容易,很不容易啊。

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叶春秋含笑着朝易卜拉欣帕夏点点头,接着便从容地坐了下来。.2

当得知对方的身份之后,易卜拉欣帕夏是始料不及的,因为叶春秋实在太年轻了,而且初见之下,气度尔雅而从容,并没有因为身份而摆驾子。

他一开始以为对方只是一个寻常的官员,可是等对方的通译介绍起叶春秋的身份时,易卜拉欣帕夏意外之余,才忙不迭地起身行了礼。

叶春秋依旧带着微笑,请他坐下,便道:“这里没有太多繁文缛节,贵使远道而来,想必是很辛苦的,本王久闻奥斯曼国的大名,欣闻你们的国主释出这样的善意,所以一直都候着贵使早日来此。”

易卜拉欣帕夏在这热情之下,却是高兴不起来。

对方在不在乎礼仪,其实这都不要紧,他现在只是在为未来局势,免不了生出了一些担心,奥斯曼一直自视甚高,自灭亡了东罗马帝国之后,便一直将自己的国家视为万王之王,可现在当他亲眼见识到这凭空崛起的东方王国时,却使易卜拉欣帕夏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易卜拉欣帕夏自然没有忘记自己此趟而来的身份,笑了笑,便回应道:“我代苏丹,为殿下送来了礼物。”

接着,易卜拉欣帕夏取出了一柄镶嵌了宝石的匕,拱手送上。

叶春秋接过,拔出匕,却见这精制的钢铁刀刃上带来的寒气,忍不住道:“果然是宝物。”

易卜拉欣帕夏的心头却是有些惭愧,这是大马士革钢打制的短刀,在他们国家,自然是极为珍贵的宝物,苏丹让自己将它带来这里,本是显出奥斯曼帝国的诚意。

可是现在,叶春秋虽然夸赞了这柄短刀,易卜拉欣帕夏却是知道,对方不过是客气罢了,在人家的眼里,这柄短刀,可能也就是镶嵌其上的宝石值一些钱,而至于短刀的本身,可能不过尔尔。

不过毕竟受过宫廷的教育,易卜拉欣帕夏的内心想法没有写在脸上,而是道:“在伊斯坦布尔,我们接到了殿下热情的邀请,殿下似乎有意与波斯国作战是吗?”

叶春秋含笑道:“不知贵使以为呢?”

易卜拉欣帕夏道:“波斯人历来狡诈,苏丹十分痛恨他们,也早想攻打波斯,只是……殿下,波斯国一直是奥斯曼旧有的领地,不过是被一些可恶之徒篡夺而已,所以,苏丹的意思,是希望收复苏丹。”

叶春秋顿时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了!

奥斯曼人当然可以和鲁国联合起来,只不过……一旦拿下了波斯,就没有鲁国的什么事了,这是人家的旧地,怎么可能给你呢?

这算盘打得真是足够清脆的。

叶春秋则是微微一笑,他倒是不觉得易卜拉欣帕夏无礼,因为他很清楚,这种事,本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

叶春秋对于一块土地的得失,其实并不看重,他想对波斯作战,某种程度来说,只是为了方便鞑靼铁骑拿下哈萨克汗国而已,波斯的领土,现在反而不是叶春秋急需的了,他现在需要的,恰恰是快消化占有的领土,并且将铁路修过去。只有修了铁路,将铁路修到了波斯和奥斯曼帝国的边境,才是重中之重。

叶春秋十分大度地道:“这没有什么问题,我可以许诺,贵国将得到波斯的旧地。”

显然,他答应得很轻易,可是易卜拉欣帕夏却是脸色微微一变。

他自然不觉得对方作为一个君王,会随意地进行反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